钢錾在手 永不停歇
我与黄世芳女士是一墙之隔的邻居,近20年来偶尔传来的金属錾击之声不时提醒我隔壁住着一位执着的锻铜艺术家。毕竟锻铜艺术与画油画的我似乎隔得有点儿远,所以多年来与她都未有专业的交流。前不久,因为退休以后彼此对乡居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共同话题,才得缘欣赏与了解她在锻铜艺术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1998年在法门寺地宫里安装捧真身菩萨
锻铜艺术作品大都设置于公共环境以作装饰,所见以壁雕为多。多年来黄世芳的公共艺术作品可谓洋洋大观,其中尤以登堂入室于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中国科技馆、法门寺等重要场所间的作品为代表。不过依我所见,以锻铜为手段的公共艺术创作者,大多是因一场地一项目的要求为一时的选择,极少有像她一样数十年钟情于、专擅于铜的材质和工艺痴心不改。有志者事竟成,亦终于成就了一位在锻铜艺术及工艺方面的大家,独一无二。
以件数而论,公共艺术作品只是她全部锻铜艺术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为数更多的是她三十多年来日复一日敲敲打打而成的小幅铜雕,密布于每一件作品上的錾击之痕倾注了她的热爱和心血,反映了她对铜雕艺术独有的探索和追求。
黄世芳1989年始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装饰绘画系金属工艺专业,自此开启了他三十余载运用铜材创造作品的艺术生涯。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不忘初心,她能够始终把握装饰绘画的基本性质和现今的发展趋势。于她而言,铜的材质以及繁复的工艺是具有独特表现力的手段,是可以体现艺术创意的特别的媒介形式。而对当代装饰绘画审美特征及个人风格的探索才是她敲敲打打停不下来的意义所在。
可能因为我本科学习木刻版画的缘故,我特别欣赏黄世芳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小幅作品。似乎在平面性、概括性、形式的抽象性等方面有了共同语言。我觉得她的小幅作品主要在两方面体现了较为显著的个性特质,一是对装饰抽象性的探索,一是对铜材的自然及工艺属性以及整体质感的刻意表达。
视觉形式的抽象关系是绘画本体语言的精髓。立体的浮雕掺和二维平面增加了三维因素,平衡与协调铜雕这种既平面又立体、既抽象又具象的形式关系,是黄世芳孜孜以求的艺术挑战。钢錾之下,专属于她的似是而非的人体、飞鸟、植物、风云等等形象元素被闪亮的铜质统合于整体的抽象的图式之中,尽显装饰美感的厚度与分量。作品置于现实空间,满满的存在感耐人寻味。
关于质感,亦是黄世芳乐此不疲的实验课题。
质感是品鉴一切艺术品质的通感,且不论雕刻、绘画对于质感的不可或缺;音乐亦可用质感加以褒贬;文学亦如是(文字是肉做的/董桥);而传世的艺术品更有无数的词汇形容质感状态。黄世芳在铜雕上运用各种自然和非自然的手段追求理想的质感效果是她对铜材属性的独有理解和表达,亦是她对铜雕艺术做出的独一份的贡献。
1994年,黄世芳在清华美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铜雕艺术作品展,迄今又过了近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她仍然专注于、痴迷于自己的铜雕艺术。我仍然偶尔听得见隔壁传来的轻微的錾击之声,能有如此执着之人,定非一般人。
祝愿黄世芳的铜雕艺术佳作迭出,精进不休。
作者
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龙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