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在乡村振兴赋中写道:“自古历代兴亡,不减农家之苦;沧桑几度,犹遗田亩之艰。观耕耘之稼穑,识家国之昌繁。故江山以固,温饱为先。唯乡村之振举,乃社稷之稳安”。吾辈为祖国生生青年,当联袂研国之举策、悟基层之道。故成大学子于7月8日至7月13日,来到西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地调研活动——走过大石板古村,来到月城明珠葡萄基地,探问新希望三牧乳业公司,拜访中泽油橄榄庄园,进行了题为“乡村振兴视域下西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整个行程,我收获颇丰:见得古村翻旧如新,扶得一方荒野变名村;洞得农业发展奥秘,以汪洋绿色养育四方百姓;悟得企业兴为乡村兴之基,得以用专业之法引领农民富强。而遂化六天行程于三点归思。
一、唯有因地制宜、因势而造、因村施策,才能迎来利民之春。
大石板古村坐落于邛海湖畔,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帧帧景色恰好能被村中民宿尽收眼底。加之地处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政府正好利用了此情此景此文化盘活了老宅、打造了民宿、兴起了旅拍、留住了文化,使其焕发了新机。该乡村振兴项目通过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等建筑手法,就地取材、雕琢,不仅在“扮靓”中提升了古村“颜值”,还为村民保住了墙土、守住了乡愁,更改变了他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生活。此乃因地制宜,风光甚恋;文旅振兴,康庄有道。
古村民宿观景图
唯有“食为民天,农为正本”,才能梦想与现实共慰
团队走过葡萄地、来到橄榄园,给人以印象深刻的除了生态农业,还有农民们朴实无华的笑脸和辛勤奉献的双手。这样一群农民怀着与土地共生之情而开垦耕种。他们用呕心沥血浇灌一方水土;他们以鞠躬尽瘁兴起一家企业;他们披肝沥胆与乡村百姓共研致富道路;他们凭借一汪殷殷乡土情,连起了百姓一片心。正是秉着“食为民天,农为正本”的信念,特色区域品牌才得以打造、中国农业才得以发展、民生福祉才得以改善;正是秉着“食为民天,农为正本”的信念,乡村农业才得以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才得以振兴,不平衡不协调的贫富差距才得以缩小,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才得以延续。以上,便是中国独有的、必走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与农技工人交流图
唯有青年挺膺担责,才有华夏鼎盛未来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梁公有言,少年强则国强。
从企业调研中得以窥得,企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而人才振兴是企业振兴的源泉。无论是怎样的企业、怎样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在青年时期以一腔热血孕育起家。中泽油橄榄为我们讲解的管理人,就是一名年轻有为的青年小伙。从他的一字一句中,我们就能体会到青年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对农业科研的热衷、对中国食品界健康的追求。正是这样一股股新鲜的血液,产业才赋予了新的力量,人民才有科学先进的耕种方法;正是这样一头扎进基层的韧劲,乡村农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社会进步的车轮才能持续滚滚向前。
中泽油橄榄管理者进行讲解图
当代青年当是向上的、昂扬的;握瑜怀瑾、心怀美德的;有情怀、知民情的;弦歌不辍、芳华待灼的。因为乡村文化的繁荣,需求我们的打造;浓浓的乡愁,需求我们的牵动;不断奋斗的振兴之路,需求我们的赓续......我想,三下乡带给我的收获不仅仅是自身能力的提高,更是眼界的拓宽、精神的培育。西昌本是我的家乡,我深知家乡发展之路艰而长,惟愿怀乡土情怀,尽绵薄之力,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谨记陆公一句“位卑不敢忘忧国”!
作者:审计(本)23-1 贾苹
团队合影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