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兵团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响应石河子大学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号召,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赴八师一四三团美丽兵团社会实践团深入一四三团桃园基地,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以采集桃农口述史的形式,挖掘这片被誉为“中国蟠桃之乡”的文化底蕴。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一四三团九连的桃园里硕果累累。团队成员们,踏入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在一四三团九连副连长张权的热情接待下,团队成员们深入桃园,与桃农面对面交流。
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桃林间,团队成员与沿路的桃农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讲述与桃园相伴多年的故事,体味兵团人的奋斗历程和农业生产的变迁。“各行各业,都得有人去做,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行业,你就得用心去对这个行业,用心做下去。” 旭日升桃园园主李旭东谈到。
从家庭生活变迁到连队政策革新,每一句话语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生动注脚,每一段记忆都是乡村振兴历程的真实写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蟠桃就已成为一四三团当地主要农产品,作为兵团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一四三团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业传统,素有“中国蟠桃之乡”的美称。历年来,在当地技术团队的指导下,不断引进、改良品种,设立专家工作站,进行技术指导,打造区域品牌,为蟠桃走向全国夯牢产业基础。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桃树年亩产量达到60至70公斤,为改善当地农户经济作出重要贡献,蟠桃不仅甜在人们嘴里,更甜在桃农心里。
石河子大学三下乡团队旨在通过采集桃农的真实故事,挖掘兵团精神的内涵,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团队通过对桃农的深入访谈,记录下了大量鲜活的口述史料,这些资料不仅见证了兵团人的奋斗足迹,为研究兵团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也加深了团队成员对兵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此次实践活动,是对历史的追寻,亦是对未来乡村振兴蓝图的铺垫。口述史的采集,记录了桃农们的辛勤耕耘,也见证了兵团变革的丰硕成果。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构建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的新优势贡献力量。(余琛)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