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口县明中乡锚定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依托“药材之乡”产业基础、“崖柏古屋”文化资源、“古树人家”生态优势,创新推出讲技术、讲政策、讲文明、讲发展“四讲”工作法,聚力攻坚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绘制出乡村振兴共富共美“新蓝图”。
一是讲技术、兴产业,点燃振兴“主引擎”。
用心“讲技术”,组织农技专家、产业带头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中药材种植、魔芋加工、核桃管护、腊肉加工等专题培训35场次,覆盖农户1300余人次。全力“促转化”,在原有基础上,建成具备SC认证的老腊肉加工厂房1座,建成800亩核桃高产示范园、太白贝母示范基地,推动全乡中药材在地面积达1.5万亩、魔芋种植5000亩,山地鸡存栏8万只,中蜂养殖3000箱。精准“延链条”,紧盯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创建“独活之乡”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中药材从独活、党参、天麻、云木香等7个品种增加到20多个品种。
二是讲政策、促善治,画好振兴“同心圆”。
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党员与农户“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主动开展政策宣传,上门提供资讯服务,提升基层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强化资源整合,整合驻村干部、政府职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建“1+5”政策宣讲队,开展惠民政策解读、金融帮扶宣传等网格宣讲42次,覆盖全乡5村1社区48个社。强化有解思维,通过“院坝议事会”“民情恳谈会”收集群众诉求47条,协调解决产业用地、安置点后续扶持等问题26个。
三是讲文明、树新风,塑造振兴“高颜值”。
一方面,聚焦“外在美”,更加突出“塑形”。严格落实好“林长制”“河长制”,组织村民修订村规民约,设立“生态积分制”,通过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实践兑换生活用品,推动乡风文明与绿水青山共美。另一方面,聚焦“内在美”,更加注重“铸魂”。深挖“崖柏古屋”等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古树人家·最美庭院”评选、和美乡村建设等系列活动12次,将家风建设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形神兼备”。
四是讲发展、聚人才,厚积振兴“新胜势”。
做强骨干支撑,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种植大户、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将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人发展成支部委员。激活潜在力量,发挥青年干部、新乡贤、老党员等群体作用,举办“探源前河话振兴”“明中蝶变影像展”等活动5场,精准助力生态旅游开发、千年银杏树保护、“独活之乡”品牌打造等。坚持问策于民,开展“我为明中献一策”专题研讨,征集乡村旅游、中药材产业发展、崖柏保护利用等建议23条,凝聚全域高质量发展共识。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