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成都高新区文化馆“清明诗韵·春思寄远”诗词赏析讲座圆满完成,百余名群众在清明诗韵中感受古人的诗意与情怀,感悟生命的意义,传承文化的精髓,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清明篇章。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本次讲座特别邀请许献文老师现场做分享,以“清明诗韵·春思寄远”为主题,选取杜牧《清明》、陆游《沈园二首》、韦庄《独吟》、晏殊《破阵子·春景》等经典诗词,从意象解析、情感表达、哲学思考等角度展开赏析,通过对“细雨纷飞中的牧童遥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等诗句生动解析,将古人对生命轮回的哲思与当代生活巧妙联结。
讲座中,许老师还分享了“融合”的清明节:节气和节日、历史和美食、寒食和上巳、农耕和民俗的历史与文化,在春回大地的时候对话祖先,在生机勃勃的季节,珍视当下。现场群众在"古今对诵"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现场亲子家庭一起绘制了春之节气立体书签,孩子们用彩绘、剪纸点缀书签,父母协助书写下了最喜爱的清明诗词。一枚枚融合了柳枝、燕子、细雨、花朵等元素的立体书签,既承载了节气物候之美,又镌刻下家庭共学的温馨记忆。
清明诗韵·春思寄远,此次
讲座通过清明诗词赏析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诗词从书本走向生活,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