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如何实现污水处理的同时进行资源回收,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研发的“磁萃薯凝——磁驯SBR红薯废水低碳高值化EPS联产系统”,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启了污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协同的新模式。
红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难题由来已久,处理效率低、资源化利用不足以及EPS生产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磁萃薯凝”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曙光。
该系统创新性地将磁驯化技术与改进型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相结合,以红薯废水为微生物培养基,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处理与生产体系。其中,永磁体磁场调控、水流增氧器及污泥增氧盘等核心模块发挥了关键作用。磁场的磁致效应增强了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絮凝能力,水流增氧器依据伯努利原理提升了溶解氧浓度,污泥增氧盘通过自由落体过程强化了气液接触效率。这些模块相互协作,使活性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得到显著优化,污泥沉降性能提升了33.1%,有效避免了污泥膨胀问题。
在处理效果上,“磁萃薯凝”系统表现卓越。其对COD的去除率高达99.7%,浊度去除率稳定在99.4%以上,同时还能促使EPS分泌量增加25.6%,其中LB-EPS含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污泥的絮凝效果。
在经济效益方面,该系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通过联产EPS替代传统絮凝剂,企业在降低药剂成本的同时,还能获得额外的经济回报,每日每立方米可创收315.05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05年。在环境效益上,相比传统工艺,该系统的碳排放大幅降低,每立方米每天减少19.92kgCO₂,降碳比例达97.2%,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磁萃薯凝”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将污水处理从单纯的污染治理转变为资源回收和能源利用的过程。红薯废水中的有机组分被转化为高价值的EPS,降低了传统培养基的成本;磁驯化技术减少了曝气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依赖,实现了低碳运行。而且,生产的EPS作为环境友好型絮凝剂,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该工艺还能兼容现有SBR设施改造,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提供了低成本方案。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难题,更为工业废水的高值化利用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kj005
随着夏季的到来,小区树荫下、公园的草坪上总能看到孩子们嬉笑玩耍的身影针对这一困扰,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旗下新晋品牌露蓓儿(Lubelle)交出了一份科学且温...
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如何实现污水处理的同时进行资源回收,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红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难题由来已久,处理效率低、资源化利用不足以及...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万盛街道立足新发展格局,以“三气融合”创新理念推动辖区商圈转型升级,通过“聚人气、兴商气、铸文气&rdqu...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大健康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大健康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
张铭华2025年5月9日,在知名人士张坚、杨育新等人的支持下,于新藏宝楼大厅隆重举办红色收藏·上海知青杂志20周年庆典特刊发行会。说实在,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