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阴阴正可人,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公平的号召,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2025年7月至9月,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专项实践队,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与“金融知识校园行”活动。这支由师生组成的社会实践队伍,以"政策下乡"与"金融启蒙"双线并进的方式,让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照进农家院落,将金融安全的种子播入童稚心田。
政策入户:从纸面到心间
实践队员们走进福州福清市新仓村、东张镇华石村和半坝村,开展"政策入户送温暖,助学筑梦促成长"主题宣传活动。实践队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讲、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将国家资助政策的春风送到村民家门口。
实践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资助政策宣传资料,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讲解、"面对面"答疑。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详细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政策,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注的认定标准、申请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解读。队员们还结合身边真实案例,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在方言与普通话交替的解释中,"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专业术语,化作"先入学后缴费""课余打工抵生活费"的朴实表达。
图为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专项实践队在福清市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政策宣传活动。施馨怡 供图
在校园活动室,实践队举办了一场生动详实的政策宣讲会。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队员们系统介绍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全方位资助体系。在"国家助学贷款"专题讲解环节,主讲人不仅详细解读了贷款政策,还现场演示了申请流程,帮助同学们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宣讲会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政策解读既清楚又实用。
图为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专项实践队在校园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周曼玄 供图
金融课堂:自懵懂至明理
在"金融知识校园行"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创新教学方式,将专业的金融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课程以"认识货币"为起点,通过趣味动画等形式,带领孩子们探索货币的奥秘。从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到古钱币的历史演变,从外币的多样性到货币的价值意义,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对金融世界的初步认知。
图为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专项实践队在泉州市永春县开展金融知识课堂。施馨怡 供图
针对当前青少年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队员们精心设计了"防诈骗小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掌握"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不泄露个人隐私。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生动的演示,将抽象的金融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生活常识。
为巩固学习成果,活动特别设置了趣味知识竞赛。"遇到陌生号码索要验证码该怎么办?"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现场气氛热烈。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让金融安全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图为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专项实践队在校园开展金融知识课堂。周曼玄 供图
实践之思:由行动生价值
"金融知识校园行"活动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延伸。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金融安全教育网络。队员们相信,这些金融知识的启蒙教育,不仅能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线,更能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不仅让更多乡村家庭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也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帮扶的重要意义。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资助政策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用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公平,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礼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场实践恰似一场流动的课堂,实践队队员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民情的学习者。当金融安全知识通过童谣被传唱,当资助政策凭借方言被理解,教育的种子便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而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出的,不仅是乡村的地理版图,更是政策关怀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心灵通途。
图为实践队队员合影。施馨怡 供图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