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诗歌可以洗涤心灵,唤醒一个人沉睡的灵魂,陶代伦就是在这种发现和不断被洗涤中,乐此不疲地创造着他的诗歌。他的痴迷和挚诚让我感动,他的诗集无异是他对自己生命历程的精神缩影的提炼和再创造的回放。他在艺术的感召下,留下这些也许并不是极其完善的诗歌或者完整的诗歌,但艺术是永远有缺憾的。陶代伦会继续写下去,自觉完善和不断弥补这种缺失,就会不断进步和获取。而这种努力会是无止境的,因为艺术的博大。但愿陶代伦一直仰望着文学浩瀚的星空。
陶代伦,男,汉族,现居四川武胜。诗人、作家。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选刊》《扬子江》《诗歌月刊》《绿风》《诗潮》《诗林》《上海文学》《牡丹》《北极光》《鸭绿江》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数百(篇)首。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赛及诗歌刊物奖,部分作品引荐至国外。荣获中国老挝国家旅游年文化大使”荣誉。作品编入多种选本选刊。出版诗集《那条路》《人在旅途》等多部。
苏晓:您什么时候喜欢上诗歌的,写的第一首或发表的第一首还记得吗?
对诗歌的爱好还是在学生时代,因为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我偏重文科,阅读中能熟背很多中外名人的经典段落,当然包括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外国一些著名诗人的诗歌,后来逐渐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写诗还是因为电影《刘三姐》里面的陶秀才,看陶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很吃力,对不过刘三姐。因为我也姓陶,也有人称我陶秀才,就想写点诗帮帮他,从打油诗写到现代诗。我的第一首现代诗叫《黄昏路上》,很短,也很浅,纯粹是自然的一种意象表达。就几句实在话,至今记得这么几句:“夕阳已经走了,我还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忘了脚步。我是黄昏的表盘上,唯一的一根指针。我的灵魂,成了一只近视眼的白色水鸟。一尾鱼,望着夕阳的影子,丈量着黄昏里未知的路途”。先在《中国诗人》微刊上发表,在年度评奖中,和张二棍并列一等奖,获得奖金1000元。后来这首诗发表在《诗林》杂志上。
苏晓:很多诗人的诗歌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谈谈你对旅行的感觉,以及旅行与诗歌的关系。
很多诗人的诗歌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我也这样。我几乎走过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我是个说走就走的人,工作外的假期,常坐火车一个人穿梭在祖国的大地上。我喜欢坐火车,写了许多有关火车方面的诗,比如《站点》这首诗,“在一首诗里穿行的火车,停顿一会又走。站点是个逗号,人生旅途也有许多逗号。火车和我们都在旅行,都是过客。缓缓地驶过青春后,刀刻的‘我爱你’痊愈。然后前行,享受风景,等待结束的句号”。我在《武胜有条铁路》中有这么几句,“驶出的火车,刚一离别,‘呜’的一下哭出声来,哐当哐当地敲打着心门。牵挂,很长很长,打包的相思,一箱接一箱。火车在奔跑,时间在溜走,唯有武胜在原地,演绎着不老的方言”。旅行真好,可以看见很多风景,追寻远方,我的诗有一个显著特点,省略那些令人沮丧的沉重,只让诗歌和诗歌里的目标事物,帮助人们实现精神的安慰和信心上的提振,给本来就安宁美好的物象锦上添花。英国旅行作家罗伯特.麦克华伦认为:“脚步是看待大地的一种方式”,我的第一本诗集叫《那条路》,第二本诗集叫《人在旅途》,在《人在旅途》这本诗集里有一首主打诗,题目就叫《人在旅途》,其中有这样几句,“跟随黎明的那阵风,打开生命的卷尺,丈量了一条路,勘测了一座山,获得了两只脚的数据”,这可以说是我对旅行的本质认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如果说旅行与诗歌的关系,我可以这样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旅行中的咏叹,命运的钟声感应着人生旅途的多重呼唤,对时间、生命、爱情、自然、社会等独特叩问的诗行,是对现代人心最为深情的抚慰。“人在旅途,诗在心中;人在旅途,诗接天外”。
苏晓:您是如何喜欢上阅读的,阅读带给您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我的家里应该算是书香门第,因为我的父亲是教师,我当时一起玩的一个朋友也是教师, 包括我的女儿也是教师,当时还是得益于我的父亲从事教育工作对我多年的鼓励:人要有毅力。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毅力是一叶小舟,当你向既定的目标冲击而屡遭失败的时候,只有它才能将你载到彼岸。”所以阅读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一直坚持至今。阅读使我快乐,在阅读中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在阅读中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生活的乐趣,阅读增长见识,增加底蕴,诗歌是我对情感的最好表达。
苏晓:您的诗歌《最后的村庄》,我读了以后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就像曾经赖以生存的故土,离我而去的那种忧伤,您是对故土的这种逐渐城镇化的一种叹息吗?
父亲健在的时候,我那个房子曾经是三百年“穿斗房子”,它的历史韵味和建筑结构是非常值得记忆的。后来父母过世以后,房子因为没有人再住,瓦房的瓦就漏水了,逐渐也就破败了,我曾经在树下读书背诵,《最后的村庄》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历史的记忆,它是在我们这个大改革大开放的新时代,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乡愁,要留住乡愁。
苏晓:陶老师,如何来评价您自己的诗作呢?
写诗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需要安静地写作,既然是诗歌,就要把它写成诗的模样。我认为诗首先还是要有诗意,它的创意和意境必须要触动人的心灵,要找到秘密。也就是说,每首诗都是我的秘密,任何人都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比如我写《沿口古镇》,我就读了大量关于沿口古镇方面的历史和传说,走访了很多人,然后找到了一个诗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我还是沿口古镇的亲历者、建设者、参与者。所以我写的每一首诗,都来源于生活,有它的来历和体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比如《村庄的夜》:
灯,已经熄灭
月亮,照着村庄
安静的夜陪着安静的父亲
梦中的父亲曾经的灵魂照亮庄稼
夜莺的翅膀颤动
狗的叫声,让夜晚的村庄充满乡韵
我的思想是辽阔的,我对我的诗歌作品是基本满意的,有诗意,有意境。
苏晓:您是如何打磨一首诗,让自己满意的?
打磨一首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对写作的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再从中找到写作点,也就是我开始说的秘密。拿我的《理塘情歌》这首爱情诗来说,我不仅通过大量阅读史料,而且亲自到理塘考察、学习,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同时,把仓央嘉措和卓玛的爱情故事紧密结合,让《理塘情歌》充满诗意。写作的主要着力点,就是把这个历史的爱情,把它写活,这是我的本意,让大家分享。仓央嘉措和卓玛的故事,通过我的诗歌来反映,也是我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附:
沿口古镇风情
四月打马经过
码头激动
愚人节的铃铛上岸
几只爱情鸟招摇过市
油纸伞下的人儿
泛青千年石板的情愫
相拥而晃动的身影
羞红太阳的脸
渣渣鱼 豆花饭 三巴汤
风味在口水里荡漾
半边街上的童谣
在青瓦房上空 舞蹈
明清的风走进老屋
煮着新茶
揭开了陈年的壶盖
一道晚霞,驼着古镇的逸事
在街心踱着方步
人在旅途
跟随黎明的那阵风
打开生命的卷尺
丈量了一条路
勘测了一座山
获得两只脚的数据
然后,留下一缕情思
把人世间所有的烦恼
扔在流水中
洗得又白又净
人在旅途
就这样抵达诗和远方
爱的诺言,在高原上燃烧
一朵溜溜的白云
托着少年仓央嘉措的向往
邂逅理塘的格桑花
牵手卓玛,牵一路风景
一对自由的鸟儿,在高原上盘旋
呼吸在两小无猜的鼻孔串联
缠绵的身影,快乐每个日子
蓝天下种满阳光
埋伏两颗年轻的心,激情碰撞
在毛垭湾大草原,许下爱的诺言
在高原上燃烧
一道黑色的闪电,带走少年
在禁宫里转圈
少女目光打水,喂养无限的思念
念着佛经的转世灵童
掩盖不住深冬的真相
节节败退的人生
最终扶靠落地的拐杖
纳木湖畔,一座寺庙滴落卓玛的鲜血
注入仓央嘉措的血脉
踉跄几次
生命外的草木,亦然
卓玛的灵魂越来越单薄
消失在青海湖畔的仓央嘉措
“只到理塘就回”
白马疯狂了 在血浪中找寻她的影子
做来世的情人
每一个蹄花,都像昨夜失踪的梦
那长长的地平线
牵引着一只旋鹰的风筝
没有走远,没有背离
借着鹤的双翅
离开那遥远的地方,飞回理塘
牵手卓玛,让明亮的双眼重逢
草原上烧起一堆篝火
寒夜难以寂灭
一群牦牛在雪地里烙下一个胎记
铸就生命的绝唱
可以转世,但不能转身的仓央嘉措
与卓玛融入神光
在理塘筑起高原之城,让爱永恒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