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世界对IT基础架构的现代化提出了新需求,云计算、AI、5G等新技术的普惠使得智能化场景在各行各业逐级纵深。更重要的是,在新基建的大趋势之下,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发展理念不仅为信息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加速着行业应用与技术实践的深度融合,并以此构筑了长期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在中国,发展产业生态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真正地扎根于本土的市场特点和用户需求。”在阿里云栖大会2020上,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谈到,“在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已成为全球的领先者。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中国也一定会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领跑者。这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狂飙突进的阶段,市场的需求将更加多样、更加复杂,会有更多的技术方案提供商分布在各个行业。英特尔未来的成功离不开与众多老朋友、新伙伴在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的深化合作。”
携手互联网头部客户 引领云服务创新
就像英特尔一直以来的定位——智慧云背后技术基石的奠定者,其致力于通过以数据为中心的全栈产品加持企业多云战略,并通过软硬优化全栈支持、灵活扩展敏捷部署、完备生态协作创新赋能企业打造高效全能的云、灵活易用的云以及稳定可靠的云,赋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英特尔支撑了全球600+ CSP,25000+渠道合作伙伴,35+OEM云生态系统的稳定灵活运行和多样化创新。
在2020阿里云栖大会期间,英特尔公布了众多与阿里巴巴的最新技术创新进展,包括:共同开发云原生软件、发布阿里云领航员计划2.0、推出多个基于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的云实例,并通过英特尔软硬一体AI解决方案,释放CPU性能,全面使能阿里云等。事实上,英特尔与阿里的合作由来已久,可以说在“六大技术支柱”的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早在2015年,双方就共同定制了针对中国客户的第一款至强处理器。此后,又在FPGA、VPU、GPU等多XPU架构上深入合作,未来阿里还将部署英特尔最新的数据中心独立显卡产品。
除了技术创新,英特尔和阿里云在产品化和规模化商业部署上也有一系列合作成果,从0到1的阶段,领航员计划(Navigator Program)在傲腾持久内存上共创架构级优化,孵化出了ECS内存增强型实例和Tair SCM实例两款新产品,从1到100的阶段,数字革新加速计划(Digital transformation acceleration program)可以为对新产品感兴趣、但限于资源和对产品不了解且无法采用的客户,提供一系列资源支持,包括PUC和技术支持,以及客户上云后进行市场推广的资源,降低ISV、SI、MSP等类型的合作伙伴部署新产品的门槛。
在新基建的浪潮之中,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频频发力也使其部署了围绕云计算、AI、5G等技术的应用实践。期间,与英特尔超过20年的携手合作无疑为腾讯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注入了持续动能,共同加速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英特尔与腾讯联合开发并推出腾讯云首款星星海四路服务器,全面升级腾讯与英特尔联合实验室。由英特尔和腾讯合作定制,搭载四颗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第二代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的腾讯云星星海四路服务器,是业界首家大规模落地RAS技术,能够满足通用计算、异构计算、裸金属、高性能计算等全业务场景。
基于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技术(Bfloat 16)、英特尔矢量神经网络指令(VNNI)以及英特尔AVX-512扩展指令集,其对应的云服务器实例在AI场景下表现出了性能优势,AI场景处理提升1.89倍,数据库业务单节点提升2.16倍;同时密度、散热能力、风扇节能分别有117%、22%和30%的提升,宕机率降低50%,不仅大幅提升了腾讯云计算矩阵战略能力,在AI等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更强的计算性能,实现弹性部署,有效降低云服务总体成本。
除此之外,双方在增强服务器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有深度协作,尤其是在四路及以上的平台上,多租户环境下的单节点故障很有可能影响全局,SLA的提升势在必行。为此,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腾讯云引入了RAS功能,利用Address range、Partial memory mirroring技术打造了高可靠的内核,借助MCA recovery构建了机器故障恢复功能。内存和存储方面,英特尔和腾讯也在通过傲腾固态硬盘和3D QLC NAND改进云存储服务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并尝试在下一代傲腾技术——Barlow Pass、Alder Stream上展开进一步合作。
此外,过去10余年中,英特尔和百度在搜索、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云计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基于第二代和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百度与英特尔开展深入的CPU定制合作,来优化性能、热设计功耗,更好地适应工作负载,降低TCO。基于内置BFloat16指令集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支持百度飞桨深度学习框架优化,提供AI视觉以提供更好的语音预测服务,支持多媒体云处理等工作负载,最终实现高度优化的云管理和运维平台,帮助最终客户高效用云、轻松管云。
多维度赋能行业用户 让云服务实现普惠
相较公有云领域的巨头服务商,成立于2012年的UCloud定位为中立与提供商,是A股第一家公有云公司。长期以来,UCloud对客户需求有着明确的判断,即传统的大型企业希望有一家中立的服务提供商,以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客户对成本也较为看重,这意味着服务商要不断提供性能更高、架构更灵活、使用更高效的产品。2019年下半年,UCloud上线了“快杰”系列,包括云主机、云数据库、私有云等产品,并且希望之后每12个月就可以推出性能更快、成本更低的新品。其中,就涉及处理器、网络、硬盘、内存的升级,与英特尔均有相应合作。
“对于一些新产品,英特尔团队会在早期和我们形成联合项目组,进行研发,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做实际测试,不断调整和优化。”UCloud COO华琨表示,“我们致力于把虚拟化带来的性能损耗尽可能的去掉,让硬件性能使用达到更加极致的水平。”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快杰”系列的计算性能提升了16%、网络性能内网达到1000万PPS、外网实现万兆带宽、存储性能达到120万IOPS。对于UCloud来说,能够将搭载英特尔最新平台的产品第一时间推向市场至关重要,而英特尔的工程师团队都会帮助UCloud尽快满足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在提供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还提供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例如,英特尔也会帮助UCloud根据其业务场景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处理器类型,像是在一些AI场景中,UCloud利用Cascade Lake Refresh处理器进行了多元化实践,包括视频转码等场景的探索,后续也会调用更多英特尔的软件库工具来做全局优化。
目前,UCloud正在建设两个大型的数据中心,分别位于乌兰察布(6000个机柜)和上海青浦(3000个机柜),一方面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规模,另一方面满足客户对于混合云的业务需求。其中,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会承担对数据存储敏感的业务负载,如视频冷存、归档,以及大数据离线分析等,上海数据中心则会主要面向电商、金融、政府客户。对此,英特尔将在处理器选型、平台搭建、能效优化、机架扩展等方面与UCloud展开深度合作。
“我们希望CPU可以走向定制化,能够把CPU指令集根据客户需求做相应优化,使其更匹配使用场景,成本也可以降低。”华琨称,“我们希望和英特尔在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大型客户的混合云场景,构架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是在‘新基建’大背景下很重要的事情。期间,会涉及到前端的算力、无状态和有状态之间的大型智能网关,以及大数据的存储成本等等,将与英特尔进行非常全面的合作。”不仅如此,UCloud未来还将探索与英特尔利用5G和边缘计算,赋能于云游戏、直播、云电脑等创新的业务场景,为更多中小型企业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云服务,致力于实现云服务普惠。
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正在数据洪流中积极寻觅商业价值,其背后的一大挑战在于,数据规模的复杂性和数据形态的多样性与日俱增,由数据驱动的多元化算力逐渐显现。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看来,计算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来自数据的量和质的变化,“我们要把智能嵌入到数据传输、存储、计算的整个流程,覆盖数据从产生到发挥价值的全生命周期。为了应对这种全新的要求,英特尔提出了六大技术支柱来驱动未来计算的指数级创新。”六大技术支柱包括制程和封装、架构、内存和存储、互连、安全和软件,在2020年架构日新闻发布会上,英特尔也公布了技术领导力的新进程,包括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单节点内性能增强——10纳米SuperFin技术、Willow Cove微架构、可实现全扩展的Xe图形架构,以及oneAPI的最新进展。
可以看到,万物云化、智能化的趋势使得AI、5G、云计算、物联网成为了数据时代的“中流砥柱”。英特尔基于“以数据为中心”的全面产品组合、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正在加速产业涌向数字经济。正如王锐所说:“整个社会正面临着数据化、智能化的全新变革,而这些变革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全新需求和全新的认识也正在颠覆我们以往的价值观。在变革面前,传统的IT技术架构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需求,AI、5G等全新的应用也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创新。面对这样的趋势,仅靠某一方面的实力是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的实力,而英特尔恰好拥有着构建全面的产品领导力、解决方案的创新力和生态的构建力,这样的全面优势,以全能冠军的实力帮助我们的客户行稳致远。” (作者:徐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全新iPhone12如期而至,iPhone12系列包括4个版本,iPhone12Mini(5 4英寸)、iPhone12(6 1英寸)、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