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苏轼用此句道出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用此来形容画海大家张得声的艺术造诣,也十分贴切。作为一名画海造诣深厚的画家,张得声的作品,常常将海的魅力跃然纸上。他早已突破维度的限制,将海之神,海之声,用自己的笔触,传递给了读者。
耳得之而为声
用画技复刻外形,还原样貌,是一位画家必备的素质,但绝不是其艺术本领的体现。尤其描绘自然之景,将花之芳香馥韵,鸟之玲珑小巧,月之清凉纯洁,海之浩瀚无垠在一张纸上显示出来,才是画者的厉害所在。张得声为了展现海洋的魅力,真正做到了认识海洋,走进海洋。文与可为了画竹,不惜多时驻足观看,而张得声则跨越万里,走过了祖国的大半海岸线,他为了艺术献出生活,亦或他的生活与艺术早已融为一体。
大海,也成为了他心里永恒的意象。观看是画家十分重要的本领,聆听也是,张得声的聆听,是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去感受海洋的气息,去聆听海涛之声中包含的奥妙,去思考,海之浩瀚,海之包容究竟可以给我们的生命,送上什么样的启迪,他又该如何将这种启迪,通过绘画传递给每一位曾在画前驻足过的人。而他也将他感受到的,聆听到的,思索的过程以及思考的结果。体现在了其画作中,因此,张得声所作之海,给观赏之人扑面而来的吸引力,引人注目,引人遐思。
目遇之而成色
再多的艺术魅力,再深的艺术思考,没有强大的绘画本领做支撑,终究是空谈。作为双面透视大海技法创始人,张得声潜心修艺,他不仅在认真画海上做到了极致,他在探索更好的绘画方法这条路上,也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以传统中国画为基础,结合李可染水墨透视和西方油画光影透视技法,创作出了许多艺术佳作,它们特色鲜明又具有完全的统一性。在张得声的画作中,海洋是永恒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并不单一。
他将海洋的魅力延展到了许多地方,从汪洋海水之澄明,礁石岸岛之魅力到灯塔船帆之温柔,每个局部的描绘都十分细致,十分恰当,似乎每个部分都有专属的美妙之处。但若将这一幅幅画作结合起来欣赏,便会发现,在张得声的所有画作中,不论是汪洋大海本身还是有关大海的诸多意象,最后都指向同一主题,大海所蕴藏的无限魅力与生机。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张得声所画之海,来源于他对海的观摩,更来源于对他海的思考。而他也尝试通过自己的画作来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让不能轻易到达海边的人也能欣赏到海的魅力,让对大海习以为常的人再次刷新对海的认知。
他启迪每一位观赏画的人,大海所蕴藏的魅力与生机正是我们的生活所蕴藏的魅力与生机,这也响应了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时代主题。张得声从艺近六十载,其从艺之路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自我修养,他的作品也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赞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也许就是一位优秀艺术家该有的模样,以虔诚的从艺态度,深厚的艺术造诣,非凡的艺术境界带给人民更多的优秀作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