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竹纤维的生产、应用及其鉴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4月15日正式发布了GB/T 41553-2022《竹纤维》国家标准,对竹纤维的定义、应用及质量指标作了规范性要求,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我国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突出,催生了人们绿色天然、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市场显现出巨大潜力。在石化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纺织行业和复合材料产业在新材料的开发上更加倾向于天然材料的利用,以替代并减少化学纤维的使用量。传统的棉麻纤维受限于可耕土地资源首先保障粮食种植需要,产量也一直没法大幅度提高,这就与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地球上大量自然生长的竹子,竹子因为大都生长在山区,不会占用传统的粮食生产用地,竹子的可再生且生长很快,所以资源和产能上可以有保障。
竹纤维(天然竹纤维,又称:竹原纤维)是直接从竹子提取的韧皮纤维,是继棉、毛、丝、麻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天然纤维。作为新型的植物纤维,竹纤维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可满足了未来绿色生活的发展需要。
竹纤维应用属于纺织行业和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需要从原料、工艺、成品检验等多个环节做好质量把控。由于纺织行业和消费者对竹纤维的认知不足,导致市场上不少厂商以竹浆纤维(化学再生纤维素纤维)充当竹纤维,极大混淆了竹纤维产品概念和消费者知情权。
为规范竹纤维的生产和应用,以及对竹纤维原料的认知鉴别、加大竹纤维下游产品开发、促进竹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竹纤维》国家标准的定义,竹纤维是指竹材经化学或机械加工制得的包含单个纤维细胞和多个纤维细胞集合体的束状、丝状或絮状单元。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竹纤维》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规范竹纤维行业,敦促市场正本清源,杜绝以竹浆纤维、麻类纤维冒充竹纤维的现象发生,有助于竹纤维生产开发和国内外贸易顺利开展;
二是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竹产业,提高竹材直接利用效率,提升竹林资源附加值;
三是有利于促进竹纤维下游应用产品系列开发,推动新型环保绿色低碳复合材料的运用与发展;
四是有利于提升我国作为纺织大国的产业优势,发挥竹纤维节能减排作用和创造绿色生态效益。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竹纤维》国家标准共分8部分,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及代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竹纤维经加工呈松散状态,依据长度、细度是否可纺,分为纺织用竹纤维和非纺织用竹纤维。
(一)纺织用竹纤维
依据纺织用竹纤维长度,分为棉型和麻型。
(二)非纺织用竹纤维
依据竹纤维理化指标分为四种类型,主要用于复合材料。
为了奠定竹纤维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竹纤维产业网”整理出我国已经发布实施的竹纤维标准体系,包括:
1、地方标准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35/T1269-2012《竹原纤维》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51/T2148-2016《竹原纤维》
2、行业标准
国家林业局:LY/T1792-2008《纺织用竹纤维》
国家工信部:FZ/T01150-2019《纺织品 竹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3、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1951-2018《天然纤维 术语》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41553-2022《竹纤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