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医养健康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石媛
您是如何与医养建筑结缘的?
我出生于医学世家,三代以上都是医生。从小在医院长大,耳濡目染,医院环境是非常熟悉的童年生活场景之一。不同于家族选择医生职业悬壶济世的愿景,我觉得通过医养建筑设计,为医护人员设计更安全舒适的工作场所,为病患及技术创造更有温度的治疗康复环境,也是从另一个维度延续了长辈的愿景。所以在大学时期,毅然选择了建筑学,并且将医养建筑作为日后的研究方向,从1999年至今,凭着热忱一直深耕于这个领域。常听教授们提起,研究医院建筑的建筑师与其他建筑师相比更需要有人文情节,也是因为此情节在十年中参与了若干医院建设项目,在医养建筑科学领域发表了十五篇论文,参与编写两部医疗建筑相关专著。在医养建筑研究的实践中,各位医建同仁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西安到深圳一路辗转,也有幸于2021年入职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正式成为团队的一员。
作为创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您是如何将教学与科研有序融合的?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科研方面,秉承本团队“本原设计”理念,即“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实现建筑服务于人”,我始终致力于将国际上先进的医疗建筑设计理念与规划流程和国际标准结合本地化利用,为创造出兼具国际现代化标准和中国特色的医疗建筑提供科研基础。
教学方面,我将多年以来对医养建筑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将教学形式多样化,将国内外的教学方法,医院建筑相关理论结合实践,融入到教学中,中西结合,兼容并蓄;同时邀请国内外医建行业专家参与线上教学与讨论,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大师展开生动交流,启发学生对医院建筑和环境交互性、人工智能与医疗建筑等多方面的思考;经常性指导学生参加医院建筑相关竞赛,并获得多个国际级及国家级竞赛奖项。
能谈谈从教学科研到创新创业的转型之路吗?
科研一方面是为了教学做储备,另一方面科研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科研应用到实践生产中,是适应当今社会更高维度的成果要求。面对于国际节能趋势与我国老龄化的社会发展现状,如何能研发出适应于医院全生命周期理念的产品,尤其是在节省医院内部装修工期,节省人力成本,节省材料、绿色环保方面做出卓越贡献,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经研发医院装配式的装修技术,我们已经打破行业技术壁垒,创造一个具有快速、可升级迭代、高效节省、智慧疗愈的装配式产品,并形成产业化产品公司,持续致力于为医院建筑领域提供整体式技术研发解决方案,迭代呈现出多层级、智慧化医院建筑装修模块化产品模式。。
医院建筑的装配式产品自研发以来,已参与多个大型医院建筑项目,并与国内多家大型设计院及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去年冬奥会前期,参与了北京大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冬奥会应急感染楼)的建设,装配式产品的先进理念及创新模式,获得了业主及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目前我国公共医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医疗理念、医疗服务方面与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怎样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医疗建筑水平?
每个国家医疗建筑的历史沿革不同,医院建筑的模式受到不同制度与国情的影响,我国医院和国外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医学的学科发展是医院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医学模式更新与变革推动医院建筑发展,医院建筑也会在基本的学科构成上有共性的发展,并根据不同国家的制度随之应变。
我国应采用符合我国国民人员结构、身体健康要求、就医习惯、并且满足我国地域文化的基本思路,加以智慧化手段,营造新一代的医院设计。
未来的医院设计和产品研发应该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用多重手段提高我国医院建设的国际化地位。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体现世界先进医疗建设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