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以来,俄乌战争冲突加剧,全球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国内上海、长春等汽车产业重地因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导致汽车零部件和上游材料端产业链受阻,我国国内商用车及重型货车销量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普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8月29日晚间,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自科技,股票代码:688737)公开披露了其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报显示,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带来不利影响,中自科技保持发展定力,坚持防疫经营两手抓,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
然而,在面对地缘政治及疫情所带来的行业市场需求缩减的负面影响,中自科技保持了坚定地发展定力,采取积极地措施自救突围,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负面因素带来的业绩损失。同时,通过进一步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强有力的发展动能,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传统业务领域,2022年上半年,凭借多年来对客户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深入理解,精准把握不同客户需求、深挖用户痛点,使公司旗下产品在上半年获得多个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在乘用车方面实现大客户零的突破。
据中报显示,上半年中自科技成功获得重庆长安C385-EVE、P201MCA1汽油项目、MDS201-ICA1、F202MCA车型1.5T国六RDE等重点项目部分车型的催化剂产品定点通知函,实现了公司乘用车大客户零的突破;商用车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康明斯、北汽福田等新的重点项目;非道路移动机械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一拖、VM等客户并获得量产公告。截至报告期末,中自科技已取得15款天然气重卡国六机型公告;8款柴油道路国六机型公告、9款柴油非道路国四机型公告和893款汽油车国六车型公告,其所拥有的公告数量在国内相关企业中依旧位居前列,竞争实力强劲。
在国内外整体经济发展受阻的劣势情况下,单单依靠丰富的行业与项目经验并不能帮助中自科技在大客户获取及行业内重要项目竞争中建立起绝对稳固的优势。但是,中自科技能够获得业内重要客户的认可,究其根本,在于公司长期以来始终专注于自身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的开发,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研发资源的投入,使得公司内部的研发人才团队得到扩充,整体研发创新实力得到充分提升。
据中报披露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自科技共计投入研发费用4079.16万元,同比增长4.72%,研发人员扩充至170人,占员工总人数31.54%。而在知识产权方面,围绕燃料电池、稀土材料、贵金属材料等方向,中自科技新申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专利授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共178项,其中,发明专利146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9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项,整体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合中自科技在上半年的客户项目获取情况及专利新增情况不难看出,中自科技作为拥有国六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技术和产品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其不仅通过技术研发创新打破了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的技术垄断,还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环保催化材料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并将其充分运用至公司的各项主要产品之中,使得自身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大大提升,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中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增强。
在新能源领域,中自科技基于自身在催化材料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其也在积极探索催化技术在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已于上半年实现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公斤级批量生产能力。而其参与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的合金催化剂的开发也将在2022年底前形成百克级中试生产能力,2023年形成公斤级的批量生产能力,届时中自科技还将完成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单电池中试生产线的建设。
与此同时,中自科技还在上半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吴孟强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相关中试线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建设,2023年6月底前进行试产并进行样品验证。
在上述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方面,中自科技不断基于其具有高度技术创新性与独特优势的底层核心技术进行延伸开发,全面布局研发和生产各燃料类型下的国六标准催化剂,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从而使其在环保催化剂领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研发创新优势及客户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与拓展,并帮助公司率先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抢占优势身位。
虽然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不过中自科技能在逆境中择高而立,在积极夯实传统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成功抢占新黄金赛道,颇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魄力和眼光。随着中自科技的产品体系不断扩充,其所打造的多类型产品组合优势也在慢慢凸显,配合上公司自身不断提升的整体研发实力,中自科技在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催化技术材料创新要求不断增高、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赛道厚积薄发、长期高景气的利好背景下,能够持续拼打出更广阔的市场增量空间,带动营收及效益双增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