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寻根共大调研团走进武宁,循着红色足迹,探访共大遗址,追溯红色记忆。
共大印记,在西海湖畔熠熠生辉
“山枕修河繁花地,一波碧水乐桃源。”这是一座人在画中的城市,“山水武宁”便成为武宁最闪亮的名片。
武宁的光阴,在山水间浮沉。一方山水,孕育了武宁独厚的山水禀赋和独具魅力的人文底蕴。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武宁共大的创办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965年9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武宁分校在月田成立,有教职工18人,学生100人,开设农业、工业两个专业班,后增设林业、畜牧、茶叶、农机、水电、财会、水产等专业,1981年11月,武宁共大撤销,改名武宁县第三中学。
武宁共大开设的这些年间,培养造就了一批农业人才。学生边学习边劳动,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建设农场、开发耕地、建立林场、创办加工厂、建立生产生活区等,在校师生时刻秉持着毛主席“七三〇”指示中“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的理念,少花钱、多办学,凡是能动手做的就不花钱去买,每年自给自足解决生产、教学、生活上的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收成好的时候,能做到粮食自给有余,生产收益有余。在搞好生产的同时,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活教活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知识,用实践检验理论,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更全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专业的实践提供了坚实基础,因地制宜进行专业实践,使得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相结合,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共大血脉,在赣鄱大地静静流淌
“我已经毕业51年了,每年都会约着同学好友,重走共大遗址,重温青葱岁月,再续同窗情谊。”8月23日,寻根调研团来到武宁中等专业职业学校,见到了武宁县共大最后一届农机班学生熊新花老人,她眼里饱含着深情,向我们娓娓说起了共大学习的两年时光。
1969年,年仅16岁的熊新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金水中学选送武宁共大的几名学生之一,在校的两年期间,磨砺培育了艰苦耐劳、敢于奋斗的顽强品质。
“那时候住的宿舍,是同学们一起搭建的,晚上把床板一铺,被子一盖就直接睡了”,提起半工半读的学习时期,熊新花笑着表示十分怀念,“我们上午读书,下午在田里劳动,种过红薯、大豆、花生、辣椒、茄子等,挖塘泥、砍木炭、盖房子,还搭建了猪场,新修了水库,什么活都干过…那时候日子虽然艰苦点,但每天都很充实。”除学习成绩优秀外,还考取了拖拉机证,熟练掌握了各项农机技术,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她在校期间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与一个人息息相关,那就是班主任徐继武老师。徐老师与学生们时刻保持着兄弟般的深厚感情,身体力行地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入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丰硕果实,这段时光永远的烙印在她心中,不曾远去。
共大精神,在偏远山区深深扎根
从满头黑发到鬓染秋霜,现年80岁的老党员邱树基一直深深扎根乡村教育,用真诚和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1963年8月,21岁的邱树基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武宁县权滩中心完小任教,从此以后,便一入教育深似海,唯有格局与情怀。30多年来,他多次辗转教育阵地,从权滩中心完小到巾口中心完小再到巾口中学,不论去往何处,邱老一直不忘初心,无怨无悔。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信任我,我就应该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1979年8月,他再一次应组织需要来到武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担任副校长,那时的共大正值低谷,在这种情况下,邱老没有退缩,因为每当他陷入困境时,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鼓舞着他:培养后代勤工俭学,吃苦耐劳,这是每一个共大人应有的精神与担当。凭借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韧性,他带领着共大师生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解决了经费问题、粮食问题和交通问题等等,完成了属于他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扎根山区终无悔,无私奉献育桃李。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邱树基就像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树,深深的扎根乡野,努力为山村事业寻觅一处阴凉,为共大精神传递一份荣光。(余慧、陈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如果你想创业,那么最理想的方式是众筹。而这基本上就是Kickstarter的工作方式。以下是利用Kickst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