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这些专业的描述比较晦涩难懂,我们来结合实际情况解读一下。1)起病隐匿:老年痴呆不像中风那样突然发作,而是日积月累的变化。在发展为老年痴呆前20年可能就已经出现了记忆力、判断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如果在这个阶段就进行干预和改变,可大大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2)进行性发展:是指随着时间,受影响的脑区越来越多,被影响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不记得刚刚说过的话,到慢慢忘记回家的路,忘记自己的亲人。3)人格和行为改变:老年痴呆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不当的行为,随地大小便,无法控制情绪,这些让老年痴呆的照护变得非常困难,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经济负担是癌症经济负担的5倍。
《2020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有1507万痴呆症患者,其中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为983万。老年痴呆防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就诊率低,就诊时间晚。56%的患者在出现症状7个月以上才就诊。未及时就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37%的患者和42%的家属都认为记忆力下降是老人自然衰老的过程,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和治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王鲁宁教授指出,除了公众认知需要提高外,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有待提高。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痴呆发病率和患病人数必然会持续上升,老年痴呆防控刻不容缓。
为此,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到试点地区到2022年要实现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认知功能筛查率达到80%,为老年痴呆科普工作明确了目标。2022年2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面向全国开展了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和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含社区记忆门诊)的遴选工作。832家单位申报,经过专家综合评审,共有173家单位入围。这意味着王鲁宁教授之前提到的临床医生认知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2022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是“知己知彼 早防早治 携手向未来”,继续聚焦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着力宣传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诊断后的医学与社会支持。
为推动老年痴呆防治的公众科普工作,增强公众对大脑的关注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视,提高全民脑健康素养,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指导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营养与慢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公众教育学组、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与NIAS工委共同发起“2022脑健康科普周”活动。该活动将从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开始,到10月4日(重阳节又称老年节)结束。活动将通过科普文章、短视频、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同时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除此之外,还将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合作,使用AD8量表进行痴呆早期筛查,为老年痴呆的“早发现、早干预”贡献一份力量。对活动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NIAS-CN,了解更多信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