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大学生实践团赴万州区龙驹镇探寻第三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龙驹舞狮,了解其传承现状,观赏与学习舞狮表演。
这是实践团来到龙驹镇的第三天,清晨六点,队长林敏与6名队员联络在龙驹镇文化公园汇合,采访一位来自五洲醒狮会馆的非遗传承人郎建伟。
队员们刚到达龙驹镇文化公园,便发现郎建伟师傅带着3名徒弟穿着舞狮戏服身披狮头正在排练。郎建伟告诉队员们,他们正在排练的狮舞叫做“醒狮”,虽说是排练,但在队员们的眼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难度,这也是实践团第一次近距离观赏醒狮狮舞。
图为五洲醒狮会馆成员正在排练醒狮狮舞。通讯员 马星星 摄
图为传承人郎建伟邀请实践团队员学习狮舞。通讯员 马星星 摄
龙驹狮舞的狮头最早由蜀汉末年万州纸扎艺人吴国夫改良制成,加入了打击乐和顺口溜,把狮舞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再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龙驹狮舞”。
龙驹狮舞主要为二人表演,配合默契,有玩、跳、翻、滚、攀、爬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时,玩狮头的口含哨子,充当指挥,旁边还有锣鼓、花炮助阵。场面十分热闹,形式变化多端,如上梅花桩,攀爬桌子等很多惊险场面,让人看着十分过瘾。
队员们初次学习狮舞,遇见的第一个坎却是如何舞动沉重的狮头,不禁感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狮舞看似简单,实则处处是门道,表演需要极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高难度技巧的灵活运用,完美的狮舞就是无数个排练当中磨砺出来。
砥砺前行,不断进步
对他来说,舞在手中的不仅仅是狮头、狮尾,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郎建伟于2001年加入龙驹居委狮舞团队;2011年5月26日,被评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驹狮舞》代表性90代传人;2015年自办五洲醒狮堂以来,多次参加非遗公益性宣传活动及万州春晚;2015年获得个人表演资格证,以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2016年参加湖北省利川市《我是好演员》系列活动之武陵山区首届狮王争霸赛,并荣获二等奖。
他与狮舞的“双向奔赴”
今年37岁的郎建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驹狮舞的第一代传承人,早在舞象之年就开始接触狮舞,这一坚守就是22年。起初接触是为了生活、养家糊口,后面对狮舞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这份工作便渐渐变成了自己的热爱,这也是让郎建伟从少年时期练习基本功开始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郎建伟回忆道:“当时学习狮舞年龄小,但仍然需要练习扛17斤的狮头,有时也会用砖头代替狮头来练习。”“基本功是每个学习狮舞的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在做一些危险的动作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如跳桌子、连续翻跟斗、跳梅花桩、爬竹竿等,平时在练习时难免会受一些不同程度的伤。”
如今,郎建伟设立了五洲醒狮会馆,招收了许多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徒,他致力于让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狮舞文化。
“国家非常支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一年都会发放相应津贴,但现在愿意去学习狮舞的年轻人并不多,大家对待狮舞没有很强的传承意识。”郎建伟希望新一代青年人们能更多了解非遗文化并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醒狮合影。通讯员 马星星 摄
(文:李蔼霖 余婧 林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