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西藏博物馆,感峥嵘解放史
为了响应号召,宣传党史,传承红色精神,在8月15日这一天,南京审计大学望来路,向新程实践小队成员来到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博物馆。
(001在西藏博物馆前的合照)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个关于废奴运动的纪念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共2层,展厅由“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封建农奴制下的西藏”“伟大的民主改革”“建设新西藏”“昂首阔步新时代”几部分组成。
(002西藏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走进第一层楼时一件件文物、一张张老照片、一幅幅场景再现,无不在控诉封建农奴制下的黑暗、落后与残酷,与窗外雪域高原的蓝天形成对比,但我们依靠着党的光辉,打倒旧封建奴隶制度,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003中央代表团赠与的锦旗)
1959年3月28日,在党的领导下,一场以废除封建农奴制为核心的民主改革在西藏全面展开,雪域高原告别旧制度,迈入历史新纪元。
(004解放军与西藏农牧民)
趁风华正茂之际,我们更应该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 之源,树立远大人生追求与志向,筑造青春之梦。当前行的接力棒交到当代青年手中时我们应该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二、于悠悠茶马古道,见民族情谊隽永
我们小队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研究、ppt宣讲等方式全面深刻了解了茶马古道的历史背景。
(005与昌都市博物馆合影)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
(006茶马古道路标)
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茶马古道是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由藏汉等族人民开辟的这条道路,证明了西藏归属中国的历史必然性,证明了藏区与祖国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证明了藏族与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它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穿越千年时空,让人感受到汉藏情谊的隽永与深厚。
(007茶马古道上的藏汉商人雕塑)
三、抗英精神照亮江孜民族复兴之路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古城是一座充满英雄史诗的城市。江孜抗英保卫战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历史知识,深化爱国主义理念,我们小队于7月10日到达江孜进行走访参观,去探寻民族艺术文化底蕴,发掘红色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小队去参观的是江孜宗山古堡,也就是旧江孜宗政府。
(008江孜宗山古堡实图)
(009《宗山决战》壁画)
这个古堡,经历过无数的悲伤与惨烈。但这份坚持民主自主的优良品质,永远的铭刻在历史的石板上。这种精神将古堡几乎陨落的身躯捧到了世界的面前。
(010实践者与江孜抗英纪念馆合影)
然后我们小队参观了江孜抗英历史博物馆。这个纪念馆记录了1888年到1904年之间英国侵略西藏的两次侵藏战争时,西藏军民为了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011江孜抗英纪念馆碑实图)
西藏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事迹使我深受震撼。虽然他们的武器落后,但是西藏军民脸上坚定的表情将慷慨赴死保家卫国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一个多世纪过去,江孜人民告别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以及被帝国主义侵略的惨痛历史。西藏和平解放后,江孜地区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四、溯往昔,重温红色记忆
为了加强对于西藏红色精神的认识,挖掘西藏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引发如何传承西藏红色精神的思考。我们到达那曲市妇幼保健院与医院的党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并宣讲。
(012红色主题PPT宣讲)
1950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为主力,为解放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农奴,拉开了进军西藏的帷幕。在进军途中以及之后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建设新西藏的岁月里,十八军进藏部队的军人和老一代进藏工作过的人们,立足高原、艰苦奋斗,在拉萨河畔的荆棘林中、沙石滩上开荒种地,取得农作物的丰收。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老西藏精神”得以在革命斗争的锤炼中产生,并具有了“爱国主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边疆为家”等基本内涵。孔繁森、李素芝是弘扬“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感召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也以热血赴使命,使“老西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辉。
(013西藏精神的进一步讲解)
老西藏们展现出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与其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赤诚为民之心展现了一个大写的人,让我们坚信金珠玛米永远都会活在我们心中。民族团结之花恰似生命之火般绚烂,在我心中熊熊燃烧,呈燎原之势。
绵延红色血脉文字稿溯往昔,重温红色记忆,切实做到了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伟人伟业、体悟先贤斗志、凝练精神意志。
作者:登增曲央
土登巴姆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