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变化规律和调控对策的农业应用学科。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单元是农业生态系统,其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就是要阐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及调控机制,并最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农业生态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农业生态学学科带头人黄国勤,从事农业生态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为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不愧是我国农业生态学的探索者、实践者,农业生态学学科带头人。
一、开设课程
黄国勤先后为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并讲授多门农业生态学课程,如:《农业生态学基础》、《农业生态学》、《高级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专题讨论》、《农业生态学研究进展》、《农业生态学研究方法》、《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
二、开展科研
从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黄国勤共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专题)115项,其中主持完成(含正在完成)77项。现将黄国勤主持完成的“农业生态学”领域的代表性科研课题25项列出如下:
1.《南方红黄壤地区高效无公害特色农业开发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南方红壤丘陵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状调研——多熟复种轮作农业模式的调研》
3.《红壤旱地农业系统的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研究》
4.《红壤旱地高效持续种植体系的生态学机理与模型》
5.《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
6.《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及调控》
7.《江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
8.《江西生态农业研究》
9.《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
10.《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源植物种植修复试验》
11.《江西省稻田冬季循环农业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12.《江西省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13.《赣南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1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15.《秸秆还田条件下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6.《施氮和冬种绿肥条件下土壤碳、氮及杂草群落的动态研究》
17.《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体系研究》
18.《绿色农业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
19.《绿色食品创新技术体系研究》
20.《绿色生态农业研究》
21.《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
22.《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研究》
23.《国内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24.《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
25.《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农业生态学课件研制》
三、发表论文
至今,黄国勤已在国内《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以及国外plant and soil,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主流刊物(SCI期刊),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共计700余篇,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如代表性论文“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美国农业生态学发展综述”、“国外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等等。
四、出版著作
从1996年出版第一部著作以来,黄国勤独著或合撰(主编、副主编、参编或编委)出版教材、专著、论文集、研究专辑共计100部(种),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农业生态学”领域内容,如:
1.《农业生态学》
2.《农业生态学原理》
3.《农业生态学:理论、实践与进展》
4.《农家生态旅游百问百答》
5.《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
6.《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7.《实用生态农业技术》
8.《有机农业:理论、模式与技术》
9.《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
10.《生态高值农业:理论与实践》
11.《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
12.《农业生态问题与综合治理》
13.《林下经济与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管理》
14.《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
15.《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综合报告》
16.《江西生态农业》
17.《江西绿色农业》
18.《江西绿色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19.《江西赣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研究》
21.《鄱阳湖地区农业地质环境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2.《鄱阳湖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五、学术交流
一是承办学术会议。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组织和大力支持下,黄国勤具体承办了多个国际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如:2004年4月23-27日,在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或部门的支持下,黄国勤在江西省南昌市具体承办了“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奥地利、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学者代表1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和圆满成功。2011年1月20日,黄国勤在江西农业大学承办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学术沙龙”,邀请国内、省内知名生态农业专家与会并作大会学术报告,对推动江西乃至南方、全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10月17-20日,在中国生态学学会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国勤在江西省南昌市具体承办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300个单位的1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第八分会场围绕“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安全”主题开展交流和研讨,骆世明、林文雄等16位农业生态专家作了主题报告,促进了农业生态学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
二是主办学术会议。黄国勤现任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江西省农学会耕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江西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从1995年起连续5届被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选为江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利用上述条件和“身份”,黄国勤几乎每年或至少每2至3年都要主办一次全省有关“农业生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主题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全省农业生态学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农业生态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是参加学术会议。几十年来,黄国勤每年都要参加一次或多次全国或国际有关农业生态学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不仅提交会议交流论文,还尽可能地争取作大会或分会场报告。如近年在全国相关农业生态学学术会议上作的报告(题目)有:“论我国稻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双碳’目标下中国南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等。
六、成立研发机构
由黄国勤牵头申请,并经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5月30日成立(文件:赣农大办抄字[2001]22号)。该研究中心主任由黄国勤担任。该研究中心成立20多年来,始终将农业生态学作为其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农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受到同行关注和好评。
此外,在江西省科协、江西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黄国勤还分别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牵头申请成立了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万年科技服务站和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余江科技服务站。万年科技服务站和余江科技服务站的建立,为农业生态学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农业生态学知识的交流和培训,以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农民欢迎。
七、创建学位授权点
2000年,黄国勤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申请的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培养农业生态学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黄国勤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申请的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并于2013年开始招收首批农业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黄国勤作为江西省首个博士后、江西农业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为创建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学位授权点作出积极贡献。
八、培养人才
截至2023年11月18日,黄国勤招收培养(含正在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计132人(含在职攻读人员),其中3名是巴基斯坦留学生。这其中相当部分是农业生态学专业或农业生态学研究方向;还有多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江西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多名已毕业的博士后或博士、硕士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中,业绩突出,已担任厅级、处级领导职务,或被聘为高校或科研单位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等。
九、社会服务
黄国勤乐于将所学知识、所取得成果奉献社会、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他每年都应邀到全省各地为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授课,讲授主题包括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将自己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直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应有贡献。黄国勤获得由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评选的“2012年度全省农函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在“百名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赣南苏区行”科技下乡活动中,成绩突出,获得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农村专业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十、科技创新
近40年来,黄国勤在推动农业生态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具体来说,其创新性成果主要有:(1)构建了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提出了加强农业生态学学科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2)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及调控途径,提出了稻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3)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红壤旱地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方向、模式、路径及关键技术,筛选了多种红壤旱地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优化模式,提出了建立由“根不离土、土不离根”、“冬养、夏用、秋避旱”、“冬深耕、春不耕、夏浅耕、秋覆盖”等综合配套技术组成的红壤旱地多熟绿色高效农业生态系统体系;(4)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撰写了该领域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并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绿色农业等多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剖,为我国不同区域建立和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5)考察、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十一、实践应用
实践性是农业生态学这门综合性农业应用学科的重要特征,其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正因为此,黄国勤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技成果也十分注重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1)1998~2000年,黄国勤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96-920-21-04专题“赣南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适合赣南实践的猪—沼—果、紫色页岩开发等多项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并取得良好成效。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在赣州市农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益。累计新增产值13.6亿元,累计新增利税2.7亿元,全市已有41.09万户建有强回流沼气池,户平增收1200元,节约秸秆66.4万吨,节约劳力4800万个工日,封山面积200万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成果也因此获得2001年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1-2等-01)。(2)1998~2003年,黄国勤主持完成的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 于2003年8月24日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专家鉴定,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黄国勤将项目研发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及先进配套关键技术先后在进贤、新建、萍乡、新余、贵溪、万年等地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2.34万亩,新增作物产量具115.82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136.33万元,新增纯收入59.66万元;同时还对吉安、景德镇、德兴、贵溪、金溪、进贤、崇仁、新干、南昌等地农民进行培训教育,直接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3)2003~2010年,黄国勤主持完成的2003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研究”成果,在江西省红壤旱地上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并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证书编号:J1103042)。
十二、获得奖励
从1984年至今的近40年时间里,黄国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第一线默默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因此获得了多种奖励。如黄国勤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论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于1996年获得江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于2012年获得江西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农田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集成示范》,于2013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等。到目前为止,黄国勤共获得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图书(教材、著作)奖,以及个人荣誉奖等各种奖励140余项(次)。黄国勤不愧是我国农业生态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推动者和默默奉献者。(文/丁旭)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