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移动的出行空间,健康出行受到社会各界愈来愈广泛的关注。抗菌防霉,一种健康的理念,也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新标准和新风向。汽车座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饰材料种类丰富、结构复杂,且车辆内饰清洗频率低,各个角落残留的头发、皮屑、角质碎片、食物残渣等难以完全清洁干净,加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为细菌病毒的存活提供了天然温床。近年来,汽车内饰件抗菌、防霉改性功能性材料应运而生。车内抗菌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为座舱空间构建一道有力的屏障,对驾乘人员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23版“健康防护指数”中,加入了车内抗菌防霉测评内容,测评对象包括座椅表皮、空调滤芯两个部件材料,试验样品将在整车上切割取样。综合汽车行业管控现状,将样品材质分为纺织品、真皮和人造革,其中,人造革包含了PP、PVC超纤等非纺织品和真皮的所有材质。
在抗菌性能测试方面,纺织品材质的样品按照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检验,真皮、人造革材质的样品按照QB/T4341-2012《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进行检验。菌种均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
在防霉性能测试方面,纺织品材质的样品按照GB/T24346-2009《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进行检验。试验菌种采用黑曲霉、球毛壳、绳状青霉、绿色木霉。真皮材质的样品按照QB/T4199-2011《皮革防霉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检验。菌种采用黄曲霉、黑曲霉、大毛霉、产黄青霉、桔灰青霉、变幻青霉、马氏拟青霉、绿色木霉。人造革材质的样品按照QB/T4341-2012《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进行检验。菌种采用黑曲霉、土曲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出芽短梗霉、球毛壳。
抗菌性能方面,分别定量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于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上,经过(24±1)h培养后,测得两组样品中存活菌数,对比并计算出样品的抗菌率或抑菌率。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或者抑菌率的平均值来评价试样的抗菌性能。
防霉性能方面,将一定量的孢子悬液喷在纺织品、真皮、人造革等材质试样和培养基上,通过直接观察长霉程度来评价材料的防霉性能,如表1所示。若两个平行样品的等级之差超过1级,则试验无效,重新测试。
表1防霉性能
抗菌防霉汽车内饰面料是全方位保证汽车驾乘人员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汽车研发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将继续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对汽车清洁座舱空间的期望,肩负起社会责任感,为消费者健康出行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