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正成为促进电影行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也成为可能改变电影工业发展趋势的“新变数”。尤其是其中的“电影修复”,已很快成为AI在电影领域的高频应用场景。AI,对于电影修复来说,到底有哪些价值?在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举办的一次放映交流会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的马柯德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和看法。
在交流会前,现场首先放映了中国香港著名华语影视导演关锦鹏的代表作《地下情》(4K修复版)。关锦鹏导演本人,以及著名导演黎涛、马柯德教授、中国电影资料馆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火山引擎多媒体实验室研究员张珂新等,在现场观看了放映。黎涛介绍,该影片来自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和火山引擎联合发起的“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是火山引擎使用AI技术结合中国电影资料馆人工修复,即机器+人工,再加上关锦鹏导演的亲自指导,所完成的一部影片。
对于那些当年的经典电影作品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载体腐化,其原有魅力,本应逐步丧失。但当AI修复技术横空出世,这些处在失落边缘的珍贵作品,如今却纷纷重获新生。从这个角度来看,AI技术,首先在“保留电影经典”、修复 “受损经典”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马柯德认为,AI技术对于电影修复的价值和意义可能还远不止于此。
他表示,他所在的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已经开设很多关于图像处理、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计算机系老师也会去带creating media的本科毕业设计。其中所用到的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老电影修复。
事实上,AI在电影界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马柯德认为,在AI和拍摄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清设备、4K已非常普遍,可以将色彩调得准度非常高,画面的表现力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因此,只要充分运用想象力,AI的应用空间实际上非常广阔。
如作为导演,可以在工作室里把色彩调得非常好,而当作品在戛纳或北京的某块展映屏幕上呈现出来时,色彩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导演想通过色彩表达的某个场景、某种情绪,就由此受到限制,而无法充分表达。这个时候,AI就可以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如果运用AI技术来对此进行修复,就可以弥补这一问题,让很多电影作品不再有缺憾。
马柯德认为,目前的电影修复,包括多种不同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和数字化修复。在数字化修复环节,首先就是 AI修复,可以通过自动算法,去增强分辨率、HDR、色彩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人工和艺术修复。
他表示,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尽量减少人工的工作量,更多采用AI修复,通过算法自动评判哪部分修得好,哪部分修复得不好,然后再反馈给AI算法进行迭代,不断完善AI修复,让电影修复得更好。
最后,马柯德也对AI电影修复的未来展开畅想,他认为,将AI当成一个辅助工具,去激发创作者本身,产生更好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方向。因为创作者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有懒的时候,也有不想工作的时候,而AI则可以提升效率,并且作为强力“增援”,让创作者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工作,并且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更加精细地打磨自己的作品。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