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一带一路”:再造一个新广东与中欧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再造一个新广东与中欧务实合作
2024-06-18 11:16:31 来源:今日热点网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提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年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已经成为推动国际合作重要的平台。

各种画面和传递出来的信息,让人感受到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看到未来合作发展的前景。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在双循环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一带一路”看中欧合作

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中,让我想到了今年9月22日在苏州召开的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理解“一带一路”中欧合作的前景和要寻求的突破。

我作为广东代表参加在苏州举行的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国际行动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欧盟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欧盟首席代表约翰•克拉克等出席论坛。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前排左四)跟与会代表交流

作为观察员的身份,我一直在思考再造一个新广东与中欧务实合作的关系。

在交流中,我说欧盟可以加强与广东农业公园联盟的合作,大家都是联盟。大家都笑了。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向大家介绍乡村振兴和广东农业公园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经验,与会代表都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向。

欧盟27个成员国,广东农业公园联盟58个成员单位。确实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前景。

广东农业公园联盟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于2019年12月29日发起成立,广东50家省级农业公园年营业收入合计就超过7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2万亩,农业公园作为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主体,是广东各地级市乡村振兴重要的依托力量。

我们提出各地级市以农业公园企业为主体,各打造一个三产融合的上市公司,用5年的时间从70亿元做到1000亿元。

我们提出百千万农业公园高质量发展建设思路,在县级打造一百个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的农业公园,在镇级打造一千个综合产值1亿元的农业公园,在村级打造一万个综合产值一千万元的农业公园,县镇村相互依托,相互带动,形成新增三千亿元的新业态。中国以及23个省、5个自治区,也将形成8.4万亿元的产值。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我们坚定不移往前走,强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中的关键功能,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发挥横琴重大平台作用,也就是在发挥澳门成为中国与欧盟关系加速发展的粘合剂作用。

再造一个新广东,与中欧合作密切相关,中欧合作前景广阔。

2022年,广东GDP总额达到12.91万亿人民币,折合1.92万亿美元。2022年意大利GDP总额1.9万亿美元,与广东省GDP相当。

中欧合作,中国打造一个新广东,欧洲打造一个新意大利,未来可期!

欧洲对华关系促进会主席、意中友协主席、意大利工商联中国委员会负责人马可·托森表示,意大利与广东农工商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意大利制造业可在广东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广东农业公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值得意大利借鉴。马可·托森希望带队到广东交流考察和探讨合作。

从地理标志产品互认,到全面互利合作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规则和地理标志互认清单等内容。纳入双方共550个地理标志(各275个),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

中国第一批100个知名地理标志已生效获得欧盟的保护。第二批申报目录也正在推进互认互保程序,包括175个产品。在苏州召开的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上,欧盟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欧盟首席代表约翰•克拉克透露,相关程序预计2025年3月完成。

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认为,地理标志合作实际上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晴雨表。300多个产品被纳入地标产品清单反映了中欧之间强烈的合作愿望,体现了中欧经贸关系向好的趋势。《协定》签署生效后,地标产品在双边贸易,特别是欧盟对华出口方面有所增加。

中欧班列10年来已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个城市,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

中欧合作关系前景依然广阔,双方存在长期合作的战略条件,也存在共同合作的具体利益诉求,以及在合作形式上还有更加多元化的可能。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表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近年来签署生效的首个重大贸易协定,为中欧地标提供了数量多、范围宽、水平高、待遇好的保护和法律保障。不仅在推动中欧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传承中欧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中欧双方坚持开展自由和开放贸易,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和共同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在跟各位外宾交流中,大家都表示对中国乡村产业发展有浓厚兴趣,希望能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

国际行动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表示,协定的签署和实施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取得新发展,符合双方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福祉。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欧盟首席代表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介绍,协定运转良好,希望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在彼此市场中的推广。

跟国际行动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先生交流

法国的葡萄酒酿酒技术如何跟中国的产业园和种植园区合作,如何共建打造主题园,都有很广泛的合作基础。

中欧合作关系已在不断深入,在跟克拉克先生交流中,克拉克先生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他曾在香港工作十年。我们用粤语交流,克拉克先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表示,中欧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欧乡村发展有很多相互借鉴的地方。

我介绍广东农业公园和广东在乡村振兴的投入,他们期待未来能跟广东农业公园联盟合作和参与广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广东对欧洲经贸合作十分紧密。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对欧洲进出口总额达1823.4亿欧元、同比增长12.3%。广东实际吸收欧洲外资9.1亿欧元、增长10.1%。2023年上半年,广东实际吸收欧洲外资8.3亿欧元,同比增长1.2倍。

再造一个新广东,需要更加开放融合发展,广东必将是欧洲的新机遇,欧洲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外贸和投资市场。

中国乡村振兴与欧洲机遇

乡村振兴,欧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广东农业公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有引入欧洲合作的巨大市场空间。

跟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欧盟首席代表约翰•克拉克(右一)、法国国际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协会主席Nicolas(左二)交流。

通过对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活动的观摩,在考察过程跟与会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在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和产业发展上,中欧都有很广阔的空间和互补性。

让世界参与中国乡村振兴,欧洲是很有代表性的力量,在葡萄酒等产业的发展及品牌意识,欧洲已有很成熟的经验。广东22万亩占地的省级农业公园,再加上更多的市级农业公园和产业园,中欧在农业公园产业发展中有非常好的合作契机。

广东最有影响的水果产品荔枝,年产量约150万吨,作为岭南佳果,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对荔枝产品的深加工,可借助欧洲葡萄酒的技术和产业管理经验,形成产业园和渠道共建。茂名市五棵树(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一条鱼(罗非鱼),已经形成特色产业和地标产品。

茂名是荔枝之乡,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领导要求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

高州根子镇柏桥古荔树贡园

广东清远市五个地标产品英德红茶、麻竹笋、清远鸡、连州菜心、丝苗米,提出做五个百亿产业。

再造一个新广东,有很多产业规划就在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上。

广东农业公园很多本身也是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以农业公园为代表,三产融合发展,在中欧地理标志创新发展上也很有代表性。

农业公园深度融合城市与乡村、农业与景观、文化与旅游等多方面的资源要素,连接形成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县镇村农业公园,将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引擎。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全面发展,同样也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欧洲在乡村振兴方面也积累形成相应的经验,据悉,北欧乡村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优势,以绿色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生态型乡村;西欧乡村发展以文化遗产为优势,以文化创意、民俗节庆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文化型乡村;东欧乡村发展以农业资源为优势,以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农业型乡村;南欧乡村发展以地中海气候为优势,以休闲养老、海岛度假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休闲型乡村。这种区域性使得欧洲乡村发展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吸引力。

我长期专注乡村产业发展和存量资源的盘活升级,针对行业存在的痛点,不断探索县域经济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解决方案,作为广东农业公园联盟执行秘书长,带着如何用好内外部资源推动农业公园企业升级发展的问题,我跟与会代表有了深入交流探讨。在跟国际农业智库主席、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交流中,翟院长充分肯定广东省在农业公园三产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经验,表示愿意聚合多方力量助力广东农业公园产业升级发展,并为推广广东好的发展经验出一份力。

跟国际农业智库主席、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交流

广东21个地级市,欧盟27个成员国,中欧协会推动欧盟与广东各地级市的全面合作,既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也密切了友好合作关系。从经济、文化的互通,形成政治互信,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核心在亚欧,关键在中欧,中欧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合作的桥头堡,将在全国形成示范作用,把中欧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一带一路”与湾区高质量发展

10年又一个新起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更多的目标路径。

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举办“良渚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等一系列具体的目标措施,核心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3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开启之年,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与“一带一路”,就是影响中国未来和世界格局的双循环,这两个循环相互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许多地方都在提“出山、融湾、出海”,就是让乡村振兴成果如何与“一带一路”融合。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体。

粤港澳大湾区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中心枢纽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向交汇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提出打造湾区绿色生态发展新引擎和湾区产业发展新高地,需要有一个立足湾区,面向全球的产业综合生态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可共建中欧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作为中欧合作的总部,作为再造一个新广东中外合作的中枢平台。

广东“百千万”工程与未来发展新格局

广东提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有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统计显示,广东的经济总量中,珠三角9市占比超过八成,粤东西北地区12市占比不到两成。人均GDP最高的深圳市南山区与最低的县(市、区)差距在20倍以上。

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广东探索多种形式“双向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出台《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利用珠三角城市的产业资源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空间资源,迈向深层次、多领域的协作发展,一起做大合作的“蛋糕”。

对口帮扶既拓展了一方产业发展空间,又夯实了另一方的产业发展基础,双向促进,协同发展。

广东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高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让新广东赢在高科技和前沿技术新的起跑线。

国家放开对制造业外国投资的限制,中欧在广东的合作有更多新机遇。

坐落于广梅产业园的梅州圣戈班,是由法国圣戈班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合资兴建的创新型产业项目,主要生产高端汽车玻璃。一期项目已顺利落成投产。

广东内部的发展差距,也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

广东再造超十万亿元的经济体量,未来有多少来自乡村振兴的带动和贡献?关键是看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如何跟乡村振兴链接融合。关键看广东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全域发展。

广东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举措,是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提出,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广东在乡村振兴三年已投入1600亿元,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大的投入。

农业农村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央一号文件”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已数百万亿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资产投入,如何盘活?

“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国家在乡村振兴做了重要战略部署,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广东将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广东省作为GDP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的省份,未来在乡村振兴将有更大的投入和增长。这既是广东的机遇,也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中欧合作的重要契机。

广东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贸易量最大、双向投资最多的省份。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国家级重要战略平台,广东依托重大平台,链接内外发展,推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珠海作为唯一从陆地同时连接港澳的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海,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合作潜力巨大。而珠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国对欧盟投资从零发展到上千亿美元,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

明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欧盟在经济合作方面帮助中国扩大了贸易市场,为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横琴如何在中欧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万亿级的中欧双向总部集群值得期待。一是作为内陆融湾、出海的重大平台;二是作为欧洲企业进入中国的重大平台。可在重启中欧投资协定发挥重要作用,明年是中欧重要的契机,也是珠海不容错失的重要发展机遇。

肇庆供销社、珠海供销社一起探索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全国大统一市场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经验。

我们在珠海打造万河湾区绿谷,致力于打造湾区绿色生态发展新引擎和湾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努力构建一个立足湾区,面向全球的产业综合生态平台。

选择珠海,因为珠海是唯一从陆地连接港澳的特区,具有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也有生态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虽然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一直坚持以生态发展为核心,绿色产业为特征,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努力把湾区绿谷打造成活力生态之谷,城乡融合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多业态融合发展及新模式输出的示范空间。

在已取得突破的《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签署生效两周年,以“积极开展中欧地标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和农业合作高水平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旨在通过推动保护地理标志,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珠海可以此为契机,在推动经贸、金融、科技、旅游、文化等多领域发展,构建中欧地理标志产品集群、产业链集群、县域集群、龙头企业集群、综合服务集群等中欧合作产业生态。

跟欧洲对华关系促进会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主席、意中友协主席、意大利工商联中国委员会负责人马可·托森先生(左二),欧洲对华关系促进协会副主席郑金江先生(左一)交流中意产业合作。

珠海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三届大会,借助国际化平台优势,促进合作区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在“一带一路”和推动中欧合作将更有作为。

直面挑战,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中东战火弥漫,世界并不太平。遥相对比,更感和平共处合作的可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也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大道理。唯有合作共生共荣,才能结束纷争。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一直致力于对外友好合作,为促进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欧盟协会(中欧协会),会址设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欧合作务实推进,以 “积极开展中欧地标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和农业合作高水平发展”为主题的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召开,旨在通过推动保护地理标志,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跟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农业智库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宋敬武先生交流。

未来仍然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相信未来会更美好。多交流,就能找到共情点和面对未来的解决方案。

我们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中欧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作为中欧合作的总部,同时,有针对性创建中欧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全面合作,从地理标志互认,到产业园共建、展贸交流,以及双向投资。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可深入融合。建设百千万农业公园,全省将带动新增三千亿元产值,全国将形成8.4万亿元的产值。

广东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潘丽珍(左二)一行在乡村振兴湾区会客厅调研交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我们在珠海提出打造乡村振兴千亿总部的发展构想,并千方百计推动832总部基地的落地,在三溪科创小镇立足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着力推动构建一个城乡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小镇。

珠海是唯一从陆地连接港澳的城市,在湾区有独特的地理优势。2022年珠海市GDP为4045.4亿元,珠海在生态产业和海洋经济有后发优势。我们认为在乡村振兴融湾出海的总部经济,能够做到千亿元的增量。

贵州省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宋正钧一行到访万河湾区绿谷,就飞地总部经济、产业园发展、招商引资及双向商业流动进行深入交流。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提出,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珠海以珠港澳合作优势,形成十二分之一的流通份额绝对有可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用好港澳通道,也将能形成大幅增长。

广东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提出推进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可从跨县到跨市延展,比如沿海海洋渔业与渔民文化产业带,不仅局限在一个地级市内,可通过跨市形成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海陆统筹、山海互济的海洋经济发展思路,珠海与内陆地区发展双向飞地总部经济,也有条件实现千亿元的产业增量。

北海市海城区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智贤一行到访万河湾区绿谷,聚焦探索珠海与北海飞地经济总部基地及沿海海洋经济合作。

我们以民间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的探索,在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多渠道推动《关于在县镇村建设农业公园的建议》的落地实施,让“百千万”有精准的抓手。也不断探索与供销社体系的合作,为全国大统一市场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经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通过珠海的乡村振兴总部基地,探索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打造全省全国具有先行示范价值的“珠海经验”。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不忘初心,坚定前行。“一带一路”从开始几个国家,到如今150多个国家,十年的时间,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有如今的成就?

出席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暨引资引智引产业研讨会的嘉宾

再造一个新广东与中欧务实合作,我有幸成为亲历者、参与者,也是一些发展方案的倡议者、构建者。未来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只要坚守初心,勇毅前行,相信合作发展的空间会更加宽广,未来会更加美好!

(广东农业公园联盟 潘桂芳供稿)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11-14 11:53:20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2022-02-09 11:40:21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2022-02-08 11:19:13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2-02-07 16:52:08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2022-01-27 13:33:34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2022-01-26 14:57:26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