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学院2023级“踏足迹,促融合”两岸青年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系列实践
2024年暑期,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踏足迹,促融合”两岸青年实践队寻访福建红色记忆,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在追忆福建峥嵘岁月中队员们感悟先辈力量,立志赓续红色血脉。
观览闽越红色韶光,感悟邓拓烽火十年
2024年7月7日上午,队员潘诗珺同学代表实践队参观了邓拓故居,回顾历史学家邓拓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学习革命先烈胸怀国家的高尚品格。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市乌山脚下,是一处幽静的小院,仅有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房柱呈土红色,墙呈白色,朴素无华,好像一户农舍。这样的建筑风格和内部陈列,让人深刻感受到了邓拓不懈战斗的精神和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
“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是邓拓一生的写照。通过参观邓拓故居,潘诗珺同学深入了解邓拓一生的革命辉煌生涯,以及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出的贡献。故居内的展厅分为“青少年时期的邓拓”、“烽火十年”、“新闻践行者”、“追思记忆, 英灵永存”四部分,详细记录了邓拓从青年时期到成为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在新闻、文化领域的重要贡献。
在参观结束后,潘诗珺同学深感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应该积极推广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应该向邓拓先生学习,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深入阅读、思考和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潘诗珺同学说,本次参观学习活动于她而言是一次直观、深刻的学习机会,勉励她学习先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青年。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以邓拓先生为榜样,不断努力、追求进步,为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星辰辉映英魂,忆访将军故居
2024年7月7日,队员苏逸涵同学代表实践队有幸来到了叶飞将军的故居进行实地访问与考察,也因此切身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叶飞故居坐落在南安市金陶镇。金刚山间的一片宁静之中,居所的环境显得格外肃穆庄重。每一砖一瓦似乎都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绿树成荫,清风徐来,仿佛能吹散历史的尘埃,让人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历久弥新的革命气息。走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叶飞将军的雕像,他的目光如此坚定而有神,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精神永远不灭。
故居内部陈设简朴而充满历史感。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叶飞将军的生平事迹。从他早年参加革命,到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每一个阶段都彰显着他的卓越才智和坚定信念。
在参观的过程中,苏逸涵同学被叶飞将军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体现,是对革命理想不懈追求的见证。
苏逸涵同学表示,尤其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叶飞将军的卧室与书房。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样物品都承载着将军的深情与回忆。卧室简朴而整洁,一张旧木床、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如此重要人物的休憩之所。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军事理论到哲学思想,从历史文献到现代科技,这些书籍见证了他博学多才、勤于思考的一面。正是这种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精神,支撑着他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苏逸涵同学说道,走出故居,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叶飞将军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忠诚、何为担当、何为家国情怀。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定能够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叶飞将军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山横亘千万,热血直向屿头
2024年7月9日,队员吴靖瑶同学代表实践队对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进行了实地访问与考察。
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之一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桥镇的一个小村庄里,原本是当地陈姓一族的宗祠,后来曾作为惠安武装暴动中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团的驻扎点。怀着崇敬的心情,吴靖瑶同学造访了这座静穆的宗祠。
这座古老的建筑大体上和其他的宗祠没有太大出入,但特别的是,在宗祠左侧的墙壁上,有一整面的文字详细记载着1930年9月发生在这里的屿头山战役。
“屿头岗,恒德寺,写春秋。”“惠暴潮声怒吼,新港轮船飞渡,前景不须愁。”读着墙上为纪念惠安武装暴动而写的诗词,再联想刚刚读到的屿头山战役的情景,她不禁心潮澎湃,感叹于当年革命烈士为解放而舍生忘死的一腔热血,那是多么英勇的气概!
此次访问正逢当地花生成熟的时节,走出连接陈氏宗祠与主交通道的那条黄泥小路,有个当地阿婆正坐在路边摘花生,尽管素昧平生,她还是对吴靖瑶同学微笑点头。回过礼后,吴靖瑶同学的内心大受感动,不禁想起当年红军在此地驻扎时,谢绝了当地民众的请客,坚决不白吃群众一点粮食,用八角一碗的价格向当地居民购买地瓜粥的事迹。回望屿头山,山的一边是苍劲的树,掩映着惠安武装暴动屿头山战斗的纪念碑,另一边则是峭壁陡立,与宗祠壁上的记述并无二致。屿头山依然不减当年风华,沉默又坚定的守卫着一方水土,正如红军舍生忘死、甘于奉献的精神一样,至今仍激励着屿头山村的人民,激励着惠安子弟,激励着我们千千万的有志青年:不忘来路、接续奋斗!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024年7月17日,队员田琴欢同学代表实践队对朱镜我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参观与考察,感受朱镜我同志的光荣事迹,更加明确自我奋斗志向。
踏入朱镜我党史教育基地的那一刻起,田琴欢同学说自己仿佛被一股深沉而庄严的历史气息所包围,心灵深处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所触动。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我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中的坚韧与辉煌。
朱镜我,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先驱,他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在教育基地内得到了生动而全面的展现。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文物,以及详尽的解说,我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朱镜我,原名朱德安,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化战士,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朱镜我出生于1901年,10岁失去父母后被寄养在外祖母家。1928年5月,朱镜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1935年2月,朱镜我被反动当局逮捕,后在党组织营救下获释。他未等病体恢复,便奔走浙江各地宣传抗日,变卖家产作为党费和革命事业的活动经费。1938年春,朱镜我主编《剑报》副刊,同年秋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任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第一任部长,兼军部刊物《抗敌》杂志主编。在皖南事变中,朱镜我随军部撤离安徽泾县云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在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40岁。他的牺牲展现了革命战士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朱镜我的一生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的生动体现,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田琴欢同学表示,在参观过程中,她被朱镜我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所深深打动。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事迹让她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批像朱镜我这样的优秀党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
此次参观,不仅让她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她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同时,这也让她意识到,学习党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启迪未来。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精神,为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田琴欢同学说到:参观朱镜我党史教育基地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伟大和光荣,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铁索怎困飞鹤志,烈士不惧暴动难
2024年7月31日,队员吴靖瑶同学代表实践队对蓝飞鹤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实地访问与考察。
陵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涂寨镇涂寨政府办公楼附近。尽管旁边就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陵园中还是一片清静肃穆的氛围。
一走进陵园就能看到一块横向的石碑,上书许集美先生题字:“蓝飞鹤革命烈士陵园”,石碑的背面依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蓝飞鹤烈士的生平。
蓝飞鹤,原名蓝福来,畲族,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人。192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参与组织领导“惠安暴动”,率部攻击屿头山,配合掩护红一团的行动。9月19日,敌军调集重兵镇压暴动,蓝飞鹤率部在屿头山与敌血战,终因寡不敌众,暴动失利。在转移途中,蓝飞鹤不幸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一首满怀革命豪情的七言绝句:横胸铁血扫难开,浩劫推磨志不灰。满地铜驼荆棘变,游魂应逐战旗来。9月26日,在惠安县城东门外马山英勇就义,时年29岁。
走过石碑,继续向前穿过一小段曲折的道路,就是蓝飞鹤烈士墓所在的位置。
墓前的一块石碑上书有蓝飞鹤烈士作的一首无题诗:“闽南土匪惠安最,此剥彼削无已时。饭桶大官如醉梦,倒悬民苦有谁知?”
在蓝飞鹤烈士墓前,我久久伫立、思绪万千。29岁的年纪,正值壮年,在其他人的人生壮旅可能刚刚起步时,蓝飞鹤同志已经永远地将生命留在了昨天。但我想,蓝飞鹤烈士用他短暂的一生,创造出了福泽万世的革命财富,为革命而死、为人民而死,如何不值当?
革命精神应被我们时时牢记、代代相传!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踏足红色故土,重温革命记忆
2024年8月2日,队员刘子暄同学代表实践队走进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探寻苏维埃的早期记忆,重温革命年代的艰辛,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刘子暄同学表示,在踏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的那一刻起,她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长汀县博物馆,这座庄严而神圣的地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是革命精神的生动展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旧址内古朴的建筑和庄重的氛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坐落在长汀古城中心,环境幽静,绿树成荫,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这里曾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见证了无数革命先驱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在博物馆内,她仔细观看了各类展览,从革命文物到历史图片,再到生动详实的文字解说,都让她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那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依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身影。
最让她震撼的是那些关于瞿秋白等革命先烈的介绍。在长汀县博物馆内,刘子暄同学了解到他曾在这里被囚禁并英勇就义。他的崇高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让我深感敬佩。这些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参观结束后,刘子暄同学表示自己深感震撼和激动。这次参观不仅让她对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让她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深知我们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光,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们惟愿这盛世如先辈所愿。
飞凤传火,万民平安
在福建省闽南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盛行,可谓寺庙林立、香火遍地,泉州作为闽南地区代表城市之一,素有“泉南佛国”之称。2024年8月3日,吴靖瑶同学代表实践队实地考察了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后洋村的飞凤寺。
从外表上看,飞凤寺和惠安当地的其他寺庙相仿,但使它区别于其他寺庙的是它的另一个身份——“惠安暴动”红军二团军事会议旧址。
一走进寺庙的外大门,当地的“红四代”小小讲解员就热情地上前为她讲述起了关于“惠安暴动”的故事。
1930年7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和泉州特委决定举行惠安暴动,成立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暴动前不久,由于被林孝纯、林亮川两人探知告密,于是只好将暴动提前。1930年9月14日夜,福建红军独立一师第二团在飞凤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部署暴动方案。9月16日,团长蓝飞鹤于此举行授旗誓师仪式,成立泉属地区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五陈乡苏维埃政府。
寺庙主体建筑内部的两侧墙上也陈列有对“惠安暴动”的介绍。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令吴靖瑶同学惊喜的是,她在离开前遇到了一群和我同为大学生的青年也前往飞凤寺进行参观考察。在这交通并不便利的村镇里,壮烈的革命精神正用它不朽的魅力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后生,她衷心地为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没被后人遗忘而感动。
飞凤寺,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多年前像凤凰般振翅高飞,向惠安地区传播了革命的火种、未来的希望,从这里出发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英勇冲锋,换得了如今安宁的村落、平安的人民。我们应珍惜当下安定的生活,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图强,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钟楼播烈焰,闽中映辉煌
2024年8月8日,队员谢超怡同学代表实践队对闽中革命史纪念馆进行了实地参观与考察。在参观中感悟烈士事迹,笃行青年使命。
闽中地区是福建第一批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也是党在福建开展革命斗争的策源地之一。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前言大厅内的玻璃钢浮雕,生动描绘了陈国柱先生在钟楼上播撒革命火种的壮举。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共党员陈国柱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怀揣着满腔热血回到了家乡莆田。他应聘成为母校哲理中学的教员,利用教授国文课和社会课的机会,积极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钟楼的二楼宿舍内,他召集了陈天章、陈兆芳等五名学生,宣布他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并成立了莆田县党团混合支部。这一火种,在哲理中学钟楼内悄然点燃,迅速燎原,为闽中革命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一刻,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驱们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豪迈气概。
闽中革命烈士陵园,又名龙脊山烈士陵园,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园内设有纪念碑塔、纪念广场、烈士碑亭、英烈墙、烈士墓等重要设施。其中,纪念碑塔仿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式样所建,正面刻有毛泽东所书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东、西、北又分别刻有邓子恢、张鼎丞、叶飞的题词,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谢超怡同学表示,这次实地考察,让她清晰地看到了闽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奋斗,再现了闽中人民从苦难中奋起,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革命历程。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坚定信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闽中大地,也照亮了后人的心灵。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同时,她也被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谢超怡同学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实践路上,队员们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愈发深省自我,笃行未来。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革命先烈的奋斗为今天的中国青年提供了广阔的海域与浩荡的苍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有徜徉与天地之间的觉悟,展现出不惧路远的志向。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越是任重道远,越要志存高远,越是万水千山,越要壮志如山。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不忘先辈峥嵘岁月,奋进赓续革命红色血脉!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