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由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十届“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在北京音乐学院附中结束。来自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实验小学11岁的樊亦涵小朋友从450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业余少年组优秀奖。笔者对话樊亦涵的指导老师王曼琳,她认为音乐教育要培养孩子自信、迎难而上的品质,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关爱他们的成长,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道路上更加优秀。
(小标)权威赛事全国关注
2024年8月18日,第二十届“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总决赛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盛大开启。“星海杯”钢琴比赛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历经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内历史悠久、覆盖范围广、参赛人数众多、专业水准高、且享有公正公信力的钢琴赛事,对中国钢琴普及教育做出了积极的社会贡献,并成为输送专业高校钢琴人才的重要平台。
据悉,第二十届“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总决赛评审委员汇聚了当代钢琴教育界的权威专家,他们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的钢琴系主任、教授、副教授组成,这些评委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还具备丰富的教育和演奏经验。
第二十届“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自选拔赛初期即吸引了超过45000名选手参与,经过激烈的竞争和层层筛选,共有5092名选手成功晋级至精英赛阶段。随着比赛的深入,最终有639位极具天赋的选手突出重围,挺进总决赛的舞台。其中,业余组有443名选手,专业组有103名选手,高校组则有93名选手。
通过层层选拔,安徽全省有32位选手进入了总决赛,樊亦涵小朋友正是其中一位。
樊亦涵和导师王曼琳在比赛现场
(小标)11岁小选手征服现场
8月18日,在璀璨的舞台灯光下,一场盛大的钢琴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观众们屏息凝神,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舞台上那架黑色的大钢琴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选手们,或紧张、或激动,依次走向舞台,将自己的情感和技艺融入每一个音符中。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每当有选手演奏完毕,掌声和欢呼声就会如潮水般涌来。评委们则端坐在一侧,他们的眉头紧锁,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每一个细节,时而点头赞赏,时而皱眉沉思。
随着比赛的深入,曲目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
来自安徽合肥的小选手樊亦涵走上舞台,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琴凳,开始表演。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如同轻盈的精灵,在黑白之间舞动。旋律从轻柔细腻转为激昂热烈,再到深沉宁静,完美地展现了曲子的情感变化。
一首是练习曲,一首中国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首外国作品肖邦圆舞曲Op.70No.3。
樊亦涵演奏中
观众们被这精湛的技艺所吸引,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之中。演奏结束,樊亦涵站起身,向评委鞠了一躬,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自豪。
指导老师王曼琳认为,樊亦涵第一首演奏练习曲,心情非常紧张,中间有点记谱不牢,导致音色没能达到最佳状态,但演奏到后半段慢慢找到感觉,后面两首发挥出色,总体发挥较好。
最终,经过评委打分,樊亦涵荣获业余组优秀奖。安徽仅有两人获奖。
(小标)导师:重视基本功因材施教
近日,笔者对话了从北京归来的樊亦涵同学的钢琴指导老师王曼琳。
笔者:首先恭喜您的学生樊亦涵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奖项,当前钢琴教育已经普及,能否谈谈钢琴教育如何因材施教?
王曼琳:首先肯定是科学的方法和刻苦认真的练习,还要有个好陪练。也就是好学生,好老师,好家长三方具备,才能有好成绩。好老师首先是热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根据他们的性格,爱好,智力条件和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二是要懂儿童心理学,用教成人的语言和方法教孩子,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有效,只有用儿童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启发,才能使孩子听得懂,记得牢。就会让原本枯燥无味,繁琐艰深的钢琴技术法化成简单有趣的知识让孩子很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日常教学是重视基本功,重视音色,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日常教学
笔者:您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具体音乐教育实践,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王曼琳:不断研究幼儿和儿童心理,就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好孩子首先要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自信,迎难而上的品质才能坚持不懈的认真练琴。只有为孩子付出没有丝毫抱怨,真正爱孩子的家长明白努力的重要性,不溺爱孩子,全力配合老师,上课记好笔记,回家认真督促孩子认真练琴。作为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关心他的进步,而且有巨大耐心,常常需要很长时间,一个学生才会以尊重和喜爱的方式来回报他的老师,一个学生获得自信和取得成功的能力,就是对教师所付出的辛劳最大回馈。(王智)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