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疆的农业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独特,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新疆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农业机械制造方面仍较粗放,无法与发达国家精细化、智能化的机械制造相提并论。为提高农机装备制造智能化使新疆兵团收获、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等特色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聚集、相关产业链得到延伸,石河子大学的李志刚教授一心致力于新疆兵团农业制造业的研究,逐步推动着新疆农业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稳步前进。
作为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长,计算智能与网络信息安全兵团重点实验室主任,30年来,李志刚教授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智能装备网络协同制造、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李志刚教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研究开发农业信息系统,包括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探索智能装备在网络协同制造环境下的关键技术,致力于提高装备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研究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农产品市场预测、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等,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发展助力装备制造
新疆在机械制造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面对此现状,同时在中央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号召下,为使新疆在农机装备制造领域优势更为突出,李志刚教授主持新疆兵团特色制造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团队研发了面向企业集团区域协同制造与集团管控平台、大型采棉机的远程运维和资源共享平台、节水装备云制造信息化平台以及节水装备云制造信息化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20%,精准服务能力提升30%;支持以重点企业为核心的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间协作效率提升20%;团队研发的平台服务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有效提高了新疆地区特色装备制造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水平。在大数据方面结合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追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运用多传感器技术对新疆“库尔勒”香梨在冷链物流和家庭储藏中的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香梨品质的精准评估和追溯,为提高香梨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年来,李志刚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三等奖,包括面向网络协同制造的新疆自动化滴灌设备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基于SOA架构的新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信息共享和集成建模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即新疆兵团特色制造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省部级项目7项,即数据驱动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新疆兵团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审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云计算的钢结构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南疆区域农产品冷链运输品质保障及溯源应用示范等。参与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兵团水利数字孪生流域与水利智能业务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数字孪生智慧园区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示范。如今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布软件著作权登记18项,建立示范基地7家、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3家,培训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人才约3000人次。李志刚教授身扛多项国家、兵团重点研发项目,聚焦国家、兵团、地区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关键技术,引人才、抓团队,从思想上鼓舞,行动中落实,一股干事创业的劲头不断凝聚。
科研垦荒严谨治学
自1989年,李志刚考入石河子大学(当时还是石河子农学院)攻读农业机械制造专业。1993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响应新疆兵团党委号召前往中国农业大学深造,从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硕士学位读到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先后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积累了扎实的科研基础。2007年毕业后回到石河子大学任教。李志刚教授已经在石河子大学扎根35年,35年的时光让他从一名青葱新人不断成长为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李志刚教授深感使命在肩,任重而道远。
此外,作为一名高校教授,立足家乡现状,顺应时代洪流,李志刚奋力带领着一批学术青年挑起科研垦荒的新担子,在天山北麓玛纳斯河畔,书写屯垦戍边、教学为人的新篇章。李教授始终坚持“春风化雨、学生为先”的教学理念,将父亲般的关爱倾注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他荣获了包括石河子大学师德标兵、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石河子大学第五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多项荣誉。在教学改革方面,李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志刚教授会在课堂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时常思考如何做到讲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悬疑、启发、互动交叉使用,及时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体系的系统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李志刚教授重视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所承担的课题,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较早的参与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
在学科建设中,李志刚教授积极为学院学位点申报积极奔走。2020年,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招生,并在同年一举申报并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5个专业领域)、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李志刚教授带领团队在智能装备网络协同制造、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技术等领域持续深入研究。一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研究成果,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研究领域,探索新兴技术在农业和制造业中的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近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例如,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推广智能装备网络协同制造技术,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和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挖掘更多的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支持。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通过对智能装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设备的故障预警和维护优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跟踪国际前沿技术,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他正带领着一批学术青年挑起科研垦荒的新担子,在天山南麓玛纳斯河畔,书写屯垦戍边的新篇章。(文/张霞)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