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一带一路”建设主题创作活动——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六人,冒着凌厉的寒风,来到蒙古国国家图书馆,开启走进蒙古国进行文学、文化交流对话的第一天行程。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国家图书馆馆长伊琴浩日勒与作家和诗人代表那琴、占巴道尔吉等,在读者俱乐部热情欢迎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到来。双方互致问候、热烈拥抱。
蒙古国作协副主席伊琴浩日勒发表了热情溢的讲话,首先代表蒙古国作协热烈欢迎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到来,接着介绍了蒙古国作家们的创作情况,以及中蒙两国在作品互译上取得的成就,并强调指出要在培养青年作家、加强作家创作交流方面多做工作。这样会使两国的文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了解越来越广泛,友谊越来越深入。
中国作家代表团领队赵晏彪介绍了代表团人员情况,以及来蒙古国的目的:其一,在中蒙建交75周年之际,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进蒙古,旨在进一步了解蒙古的文化和蒙古作家作品,也让蒙古的作家、翻译家和人民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真实的现状。其二,在以往的交流中,蒙古国翻译了许多中国古代作家的作品,以及中国著名作家在上个世纪的作品,希望蒙古翻译家和作家将目光多集中在新时期的中国和当下作家的优秀作品。其三,中国在蒙古的援建企业为蒙古国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血汗乃至生命,在中蒙两国友谊纪念碑涂上了永不褪色的光芒,中国作家代表团6人此行肩负着书写他们为蒙古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与奋斗精神、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用真诚和贡献与蒙古人民建立牢固友谊的大爱精神。
对话场面友好、热烈,两国作家都积极发言,谈了各自的创作情况,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龚盛辉说,中国文学现在已经进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期,我们作家急需了解除国外作家的创作情况,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小说代表中国文学,报告文学同样代表中国文学,而且最直接最真实。
杨晓升表示,文学作品互译是了解其它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的最捷径的方法之一,作家主席先生的介绍,蒙古翻译了许多中国的古典作品和一些作家 的代表性作品,但我想为了以免误会现在的中国还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贵国翻译家要多关注中国描写当下的作品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作家们就如何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作品翻译,进行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探讨了互译路径的选择和合作方式。针对接下来如何在文学上加强交流,在作品的互译上如何推进,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并表示认真落实,拿出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拟定合同,稳步推进。
在交流会接近尾声时,两位蒙古国诗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诗人那琴率先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寻找光明》,接着占巴道尔吉朗诵了他的诗作《母亲》。中国代表团作家蒙古族诗人海勒根那用来自草原的嘹亮噪音朗诵了自己的诗作《 巴图家的牧场》。赵晏彪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诗作《母语,在血液中流淌——听恩克哈达用蒙语读诗感怀》。中蒙作家的诗歌朗诵把座谈会推向了高潮。
中国作家代表团向蒙古国作协赠送了各自的作品,赵晏彪代表中国作家向蒙古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伊琴浩日勒主席赠送了中国云南的茶叶。赵晏彪表示,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文明互动演进的生动佐证。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到今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茶文化已远播全球。蒙古国民众素来有饮茶的习惯,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期间,蒙古国向中国捐赠三万只羊,两国人民同心抗疫,“羊来茶往”成为佳话,为两国民间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希望中蒙两国在万里茶道上书写更加辉煌的友谊篇章。
图文:华小克、薛成毅、杨宓、史玥琦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