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医,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加个“老”字。认为老中医,以德统才,德艺双馨,随着岁月的流逝,活到老,学到老,方能悟出中医之精髓,望闻问切,妙手回春。而赵建永,尽管才过不惑之年,却勤研古籍,博采众长,深谙各种疑难杂症,尤擅针灸。加之其四代从医的背景,被成为“老”中医一点也不为过。
医学是其根,更是他的英雄梦
少年时期,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有自己的英雄梦,或游历天下,或仗剑天涯,抑或笑傲江湖。这是血气方刚的男孩子的骨髓里,流淌的风起云涌的情怀。而小时候的赵建永,也有一个自己的英雄梦。
作为四代医学世家,赵建永从小便识辨各种草药。在他的英雄梦里,中草药是他的战士,疾病和痛苦是他的敌人,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是他的战术。
在中药苦涩的独特芬芳中,弥散在空气里的是看不见的硝云弹雨。
“君臣佐使,四象平衡,其实每一味草药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团队。”赵建永说,“疾病发生时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其治疗的节奏感,就没什么可怕的。中医讲究的不只是慢条斯理,有时也需要一剂虎狼之药,好像当头一棒,让急危重症迅速见效;转入稳定期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理。”
“中医诊疗,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赵建永意犹未尽地说道,“我从没有把它仅仅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医,进入中医这个领域,就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广袤的世界,初极狭,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豁然开朗,慢慢咀嚼细细品,回味无穷。”
赵建永选择中医,与其医学世家的出身密不可分。从其太爷爷起,家里便开始守护一方百姓平安,至今已传至四代。值得庆幸的是,赵建永也不负家族重托,逐渐在中医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了一份医者的荣誉。
喜欢是坚守的理由,探索才是认知真理的途径
尽管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求学的道路赵建永却一点也不马虎。由于其扎实的医学功底,1999年便考上郑大医学院,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郑州第一人民医院结束实习。2003年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实践经验,再次到郑州市中心医院进修。在家传与现代教育的全面教育下,赵建永可谓是中西兼并,坚持西医西药中国化、中医中药现代化、中西医融合全球化,真正实现中医与西医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融合、合二为一。
从记事起到如今,赵建永的中医之路已近四十载。谈及坚守的理由,赵建永说:“坚守是因为喜爱。我喜爱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神农尝百草,到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从中医针灸疗法,到张仲景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等等。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充分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其运用整体观和系统论,作为指导中医药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健康,进而去辨证论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所具有的超前性和有效性。”
如果说喜欢是赵建永四十年坚守的理由,那么不断探索则是他中医造诣不断提升的根本途径。从《黄帝内经》《难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典古籍,常读不惙。他精心钻研古方,百余中医方歌,如数家珍,中医四气五味,使用得心应手。一手抓理论,一手重实践。有了理论支撑,赵建永更重视临床实践,治疗上擅用经方,衷中参西,择善从之,注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互联网+模式下的探索
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中医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有所为,并且应该大有所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同频共振,默契相守。赵建永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医,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和患者交流新的方式,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传播“顺自然之大道,养身心之合一”的养生理念,给传统的中医注入新的活力。
采访最后,赵建永说:“学医贵在明理,明理方能艺熟。我也希望能在互联网+的新业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人知医,天下少病。”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