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思是,“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做小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
11月22日,彭常祖妈妈为六三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接地气的小雪节气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课堂伊始,彭常祖妈妈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述了小雪节气的由来和特点。小雪节气气候已经寒冷但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也就是小雪的十五天每五天划为一候,一候比一候冷。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随后,彭常祖妈妈介绍了小雪节气的民间习俗。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中国地域广阔,自古至今,形成了小雪时节的一些各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活动,比如:腌菜、腌腊肉、晒鱼干、酿小雪酒、吃糍粑、吃刨汤等等。
这些习俗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对新年的期盼,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在小雪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里,这些习俗就像温暖的火种,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传递着亲情、友情和乡情。
最后,彭常祖妈妈就有关小雪节气的古诗词通过提问和抢答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并带领同学们赏析了小雪诗词。这些诗词通过对小雪时节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雪花飘落、植物变化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情感。它们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反映了古人在特定节气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知识体系。
小雪节气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体现。这次家长进课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更加全面了解节气的历史由来和习俗,更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四季轮回的同时,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