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探索校地利益联结模式,促推环高校经济圈建设

探索校地利益联结模式,促推环高校经济圈建设
2024-11-25 17:41:30 来源:今日热点网

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的关键源泉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市郫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成都市郫都区实际管辖区域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西部影视时尚之都,将成都市郫都区(成都市高新西区)建成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公园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校地企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既符合郫都区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深化“建圈强链”行动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也是在郫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独有优势

近年来,各地依托各种资源、区域定位,以高校人才创新创业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校地企融合,引聚校友经济,实现“校地共兴”,建立环高校经济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国际国内先进典型校地融合发展经验和案例,共同探索推进校地合作:

(一)环高校经济圈概念与硅谷模式

1.环高校经济圈是基于高校经济圈发展而来的区域经济学术用语,主要依托有机的人气聚集力和知识创造力,利用高校所在地理空间区域内的政府、高校、企业优势资源,打造融知识创新、产业制造、休闲互动为一体的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聚集地。

2.硅谷模式的核心是将大学和科技研发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斯坦福等高校在计算机方面的学科优势,逐渐集聚一批高科技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硅谷已吸引了英特尔、苹果、谷歌、雅虎等世界顶级高科技企业1500家,并与周边高校形成了良性互动,界内普遍认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风险投资=成功的硅谷,政府、金融机构、教育机构是推动硅谷地区发展的三个核心驱动力。一是政府大力扶持是硅谷得以发展的基础。政府鼓励国家实验室向私营企业转让高新科技,从政策到资金上扶持地区的中小企业,以采购的形式支持企业的高新技术开发活动,国防机构所订购的科技订单数量占该地总产量的五分之三。二是庞大的风险投资是硅谷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硅谷有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大量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成果和市场对接问题,帮助企业拓展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帮助公司进行融资运作、公司上市或收购策划等。三是产学研一体化是硅谷发展成熟的关键。硅谷大量企业来自于其衍生企业,将大学实验室生产的科研成果有效的运用于生产实践,斯坦福大学自由学籍管理办法使毕业生可以在学校直接创业,建立自己的公司。

(二)成都市法定机构案例

2020年3月25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定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以及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其他适合区域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

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伴随着《成都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管理暂行办法》、《成都邛崃市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理暂行办法》、《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管理暂行办法》、《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天府文化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成都蓉北商圈管理暂行办法》、《成都锦江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暂行办法》八部成都市政府规章的出台,成都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发展服务局、邛崃市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发展服务局、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发展服务局、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成都天府文化公园发展服务局、成都蓉北商圈发展服务局、成都锦江公园发展服务局、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局八个法定机构应运而生。

1、什么是法定机构?依据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规定:“法定机构是指依法设立,承担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法定机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其不同于政府部门机构,也不同于国有企业。首先,法定机构具有“法定性”。“一机构一立法”,通过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规定该法定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撤销、职责、经费来源、主要负责人产生办法及任免、管理架构、监督机制、与相关政府部门关系边界等内容。而我国并未针对政府部门的组建专门制定法律,而是由编制管理机构制定一个“三定方案”;对于国有企业的设立也不会专门立法,而是以公司章程形式确定。其次,法定机构经费来源“多样性”。法定机构的经费来源方面具有灵活性,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自筹资金等多种形式,终极目标是实现市场化经费保障。而在“收支两条线”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下,政府部门经费来源为财政预算资金;国有企业资金主要是股东出资和企业经营资金。再者,法定机构选人用人“灵活性”。法定机构具有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法定机构可以在确定的员额总数、内设机构数额、领导职数和薪酬总额范围内,自主决定内设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分配等;可以特岗特薪、特职特聘,有助于留住高端人才。而政府机关的选人用人相对来说就较为局限,而且在禁止政府购买劳务派遣服务后,政府机关经常出现人员紧张,无人可用的局面;同时,严格的编制管理,导致选人用人方面并不灵活。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较为灵活,但其选人用人需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执行,需公司股东或董事决定,与法定机构不同。

为什么要设立法定机构?一是能减轻职责压力。随着公共服务辐射面的日益扩大,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也不断扩张,同时相应社会责任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由政府和部门全部承担,必然会导致政府效率低下、公众抱怨,而且在禁止政府购买劳务派遣服务的政策背景下,政府职责压力较大;为此,发挥法定机构的半政府性质公共部门的作用,通过其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分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能够减轻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压力,缓冲社会压力。二是能减轻编制压力。法定机构可以在行政编制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解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膨胀带来的编制扩张的压力问题,为政府减轻相应的编制负担。三是能减轻财政压力。法定机构可以用交易和收费的方式向有特定需求的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公共管理,提供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使管理和服务既有效率,又有质量,更有收益,避免浪费,减少财政压力。四是能留住和吸引优质人才。法定机构人员工资待遇可以自行决定,其薪酬常常高于公务员。并且,法定机构既具有公共部门的地位,又比政府机构更灵活宽松,非常适合热心从事公共服务工作,同时又喜爱专业性、要求适度灵活性的人才。

3、法定机构的法律渊源?《民法典》(2021年)第九十六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和第九十七条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从国家法律层面明确了法定机构特别法人的主体地位,解决了法定机构的主体资格问题,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0号)第三条(一)款第1项:“推进简政放权。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探索设立法定机构,推进相关政府机构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通过合同管理交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规定,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探索设立法定机构改革,为试点设立法定机构改革,间接提供了上位依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八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和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四)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决策权,为地方试点法定机构改革提供了权力来源和途径。为此,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定在成都市开展法定机构改革,并授权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规章,对法定机构的职责及其运行机制进行规定,由此诞生了成都市的一批法定机构。

二、郫都区校地企融合发展概述

(一)在郫高校资源基本情况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拥有高校134所(本科53所、专科81所),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在科教实力、市场潜力、创业环境等多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郫都区现有大中专院校共计21所,教师2万人,学生25万人。其中,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6所;8所本科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属“双一流”高校)、3所高等专科学校、10所中职院校。

1、在郫高校科研优势明显

在郫21所高校拥有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测试中心等科研机构单位205个。其中高校现有国家级实验室17个。

电子科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分别是通信抗干扰技术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分别是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拉共体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

2、在郫高校人才优势突出

大中专院校中,院士16人、省部级以上各类专家人才1089人,驻区院校共设置本科专业217个,专科(含中职)专业454个,其中电子科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3、在郫高校科创成果丰硕

在郫高校科研成果显著,广泛应用于与郫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乡村振兴领域。如:西南交大研发团队的“高精度铆钉智能筛选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民用关键领域,“先进激光焊接平台”应用于轨道交通关键承载部件;成都工业学院研发团队研发的MES、ERP系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生产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生产;西华大学研发团队的“豆瓣后发酵智能设备开发”应用于半固态发酵领域,土壤改良、高产栽培水肥一体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二)郫都区校地企融合发展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近年来,郫都区充分发挥区内大中专院校聚集优势,加强校院企地融合发展,在校院企地平台搭建、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助推“科创高地、锦绣郫都”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成立校企地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问题会商等制度,定期发布创新资源需求清单和科技成果供给清单,实现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的高效链接。

1.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打通沟通交流通道。印发《成都市郫都区院校企地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成都市郫都区院校企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成立了郫都区院校企地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及属地街道为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全区大中专院校参与共同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统筹各产业功能区、区级相关部门、各街道及社区的力量,形成了“工作推进小组+主管部门+产业功能区+街道”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聚焦高校诉求难题,破解校地合作壁垒。专题研究、协调解决校地融合发展合作存在的问题。收集到高校提出的配套服务需求20个,主要分为联合办学,校内外环境提升、基础配套,教职工户口迁移,师生就医、项目遗留问题等五大类。已解决校园食堂和宿舍项目建设、高校师生就医出行、校园周边环境改善等问题,校园BOT项目、户口落户等历史遗留问题正在进一步协调中。

3.聚焦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实现合作共赢。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和团队到产业功能区开展技术咨询、政策环境推介会、创新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多频次、小规模、专业化对接,实现政府搭台,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和企业家唱戏,引聚创新资源。2021年来,开展校企双进活动15场,促成郫都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与丁点儿食品签订了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西华大学与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与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杏鲍菇优良品种筛选项目等16项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超过1.2亿元。同时,通过聚焦产业振兴,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就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职业等级认定与郫都区村、社区签订了《乡村振兴合作协议》等项目合同。

4.聚焦人才价值转化,打造人才磁力空间。我区全方位多维度打造人才生产生活创业空间。一是加强人才交流。充分挖掘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专家的人才优势,对接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依托电子科大硅海集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相关企业和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针对性开展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高端技术人才培训班,开展技术领域交流学习,支持高校师生、校友创新创业,积极招引校友创新项目落地畅通校院企地互动渠道,开展校企双进活动,为校企技术需求和供给牵线搭桥,促进人员在地方、高校院所、功能区、企业间多向流动。二是推动创新成果落地。成立郫都区知识产权协会,摸排高校、企业知识产权成果和需求,建立转移转化项目库,已梳理出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15所院校共有3.2万件专利,100余位有研发价值的主要发明人和30余个专家团队。以电子科技大学菁蓉逆向孵化器、西华大学科技园、合盛蜂鸟中试熟化平台为基础。以科技创业为切入口,通过推动高校团队采用技术入孵模式,在孵化平台逐步成长壮大,提升科技创业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先后成功孵化频岢微电子、科大胜英等多家高校团队企业,其中,频岢微电子目前已获多轮融资,市值达到10个亿。三是发挥政策优势。加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示范高地若干政策》《“郫都菁英”产业人才计划若干政策》等政策的宣传,用活用好各项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5.聚焦统战资源优势,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引进四川蕊源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大硅海武林科技公司、四川大学校友经济文化产业园等6家企业落户郫都,总投资11.6亿元。依托合作高校校友会、校庆日等平台,加强与校友企业、研发组织、科研团队等的沟通交流,产业功能区认真梳理、主动联系,有的放矢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我区发展。引进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空间物理系主任、博导周晨团队“宙合星汇”项目落地郫都区现代工业港新经济产业园,该项目投资额1000万,主要围绕天地协同导航、授时及大气环境探测,布局卫星应用和终端设备方向,研究小型化、软件化、一体化甚低频接收终端。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深入合作交流,通过校地合作引培校友双创及产业化项目、校友科研成果转化、共建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探索校友校企地协同创新模式。

6.聚焦产教融合推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在电子信息领域与郫都区高校资源相契合,郫都区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推进郫都建设科创高地。电子科大与郫都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通过校地合作引培校友双创及产业化项目、校友科研成果转化、共建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探索校友校企地协同创新模式。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人才、研发、校友等优势和郫都区资源优势,以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强校友校地合作交流为目标,推动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三、深化校地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郫都区校地融合发展具有大中专院校聚集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区在校地平台搭建、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统筹协调能力浅层化,指导效应发挥不足目前,校地合作工作由区委统战部下属事业单位院校企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在归属区委统战部之前,该机构曾隶属团委、发改局、经信局、知识产权局、新经济与科技局等多个单位,但一直未发挥出应有优势,校地合作极不顺畅。究其原因,是由于该部门仅为区委统战部的下属事业单位,且缺乏编制、经费等关键资源,难以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校地融合发展合力。

二是支持政策体系碎片化,成果转化价值不高。目前,郫都区经信、新科、知识产权等部门均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台了各类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主要服务辖区各类工业与创新类企业。与企业不同,高校对政策的要求具有特殊性,比如,高校技术先进、先期投入资金少,创业团队以研发为主,创始人关注技术是否先进,而对成本、市场需求关注度较低,因此,高校创业扶持政策应从解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等方面去引导,但目前大量政策反而集中于技术先进、规模投资等方面,或者笼统表述为支持成果转移转化,与高校实际需求不相符合。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浅层化,资源整合程度不聚。高校追求社会效益,主要力量用于获取国家各类纵向项目;政府追求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三者诉求不同,缺乏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需求和利益联结整合工具,难以将三者诉求交集挑选出来,最终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校地企融合发展。

四是信息共享平台多元化,沟通联动机制不畅。郫都区的发展规划、重要工作部署、重点产业定位未及时向高校、企业宣传,在促进高校融入地方发展方面还有差距。高等院校诉求通常集中于校区扩建、配套设施、政策支持、子女读书等领域,地方政府更多关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方面,企业则极度追求新品研发、降低成本、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目标。校地企合作共鸣点、交集区不多。建议融入上一点。对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校友资源信息还缺乏系统收集分析,对区域内科研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在校地企合作中的不同定位的认识不够,在促进高校优势项目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上存在不足,供给与需求错位。缺乏校地企线上线下合作信息沟通平台,高校科技成果供给、企业创新资源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不能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和便捷沟通。

(二)下步工作建议

瞄准校地企融合关键痛点难点堵点,聚力全面提升校地企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科创高地落成,建议成立校地融合发展服务局(法定机构)来开展工作。

1.完善融合体制,为高水平融合发展赋改革之能。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建设为目标,整合双创、人才、团委、经信、科技、知识产权等多方校地合作力量,探索成立校地融合发展法定机构,承担固定联系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申请、创业扶持以及高校志愿者服务等多项内容,最终实现辖区校地企融合发展。

2.优化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校地企协调工作效能。

一是完善校地工作专门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重点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点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问题,推动重点产业联盟开展协调管理服务,保持政产学研用各方“零距离”沟通。二是建立重点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问题,推动重点产业联盟开展协调管理服务推进校地融合发展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企业参与校地融合发展的约束、激励、监督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企业扶持政策相挂钩。三是加强校地人员交流,吸纳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进入校地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地两方通过互派人员挂职、派驻联络专员等,加强校地企沟通。四是建立校企合作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建立重大项目库,实施重点项目重点培育计划,对重大项目建立领导联系机制,在政策服务、要素保障、转化落地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和帮助。

3.瞄准关键落子,加速提升高端要素整合利用效率。

一是用活资本要素,组建在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母基金,立足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影视文创和绿色低碳等郫都区重点产业,提高失败容忍度,立足投早投小,靶向牵引优秀成果在郫转化。二是升级载体供给,纾解在郫高校发展用地难题,优化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政策,为高校提高飞地科研载体、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提供拎包入住服务,持续降低高校发展和教师创新创业成本。三是开展校企双进活动,组织实施“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活动,深化与华为、电子科技大学、中电科29所等企院所合作,持续举办“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开展以校企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实现政府搭台,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和企业家唱戏,引聚创新资源开展企业家围绕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创业大赛、投资路演、主题论坛等活动。开展对接、沙龙等形成技术、市场交流氛围,搭建平台摸清企业技术瓶颈撮合技术攻关。四是重视发挥“校友会”作用发展校友经济充分发挥高校校友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促进高校与校友企业家职业技术经纪人联合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沟通平台,共享学校科研人员研究领域、科技成果、市场需求等信息,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掌握学院、行业领军教授团队情况,加强项目和人才对接。建立校企合作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推进项目落地。

4.放眼共生共荣,构建高校“科创”保姆式服务链条

一是开展项目筛选,无形资产确权。以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郫都分中心为依托,通过专利微导航方式,分析高校团队现有技术行业地位,竞争对手等状况,通过预审方式,推动科学技术快速形成专利成果,完成无形资产快速确权。二是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成果产品化。针对高校团队仅有核心技术,无法形成市场认可产品情况,与合盛蜂鸟等中试孵化平台持续合作,对核心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完善结构、外观等产品功能,并完成小试、中试等关键环节,打造符合大众审美、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三是进行商务帮扶,实现市场开发。与电子科技大学菁蓉逆向孵化器、西华大学科技园等高校孵化器持续合作,共同组建商务帮扶团队。帮助高校科创团队开展股权架构设计、管理流程规范、市场分析、营销方案制定、投资机构引进等系列指导服务,或者帮助高校团队开展系列商务运作。四是进行法律援助,为科创保驾护航。聚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等力量,为高校团队开展各类法律服务,对法律风险进行预判,当出现法律问题时,及时开展相关法律援助。

探索政策支持,精准对接校地需求。

一是优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开展多形式合作,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打造测试、应用、培训、实训等功能场景,建设校地融合科创街区,吸引技术和产业聚集。结合产业功能区建设、全域双创实施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构建校院企地融合发展。二是积极推动环高校经济圈建设,西南交大与安靖街道蜀源社区合作共建社区合作共+科创谷”、红光街道建立“电子科大校友之家”、成都工业学院“成工新邨众创空间”创空间社区合作共+科精心建设一批环高校科创社区。为高校师生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交通、教育、医疗、商务等社会服务,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创新密度和浓度提升,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产业功能区聚集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能级。(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统战部  赵斌宇)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力量与速度的完美诠释:雷克沙THOR OC DRR5 6000内存条

2024-10-17 16:59:25力量与速度的完美诠释:雷克沙THOR OC DRR5 6000内存条

双11购物狂欢盛大开启!三款ROG键盘值得入手

2024-10-17 15:09:00双11购物狂欢盛大开启!三款ROG键盘值得入手

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11-14 11:53:20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2022-02-09 11:40:21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2022-02-08 11:19:13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2-02-07 16:52:08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