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江苏淮安市的一则养老金资格认证通知为代表的养老金“资格确认”事件,再次将“数字鸿沟”和“程式化管理”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依据淮安市发布的官方文件,参加养老保险且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至少认证一次,认证结果有效期为365天。认证方式则包括单位批量导入和个人自助认证,后者主要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人脸识别—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需在网络上操作的。
好方便、好迅速、好智能、好炫酷……等等,让我们慢下来,细细反思——这份看似高效便捷的所谓“智能化”“静默化”背后,是否暗含了一个个不可忽视的缺口: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怎么办?那些无法进行扭头、张嘴以人脸识别的老人怎么办?那些身边没有年轻人帮忙的空巢老人怎么办?有相关措施直接对他们施以援手吗?当“程序”的齿轮开始运转,生命的价值是否被悄然“格式化”了?
文件明确指出,认证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人脸识别”,这也是选择个人认证渠道的老人们进行认证的唯一方式。但是可曾考虑到,老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不熟悉智能设备,可能视力衰退,甚至可能连基本的操作都难以完成。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智能手机和人脸识别早已成为日常,但对于他们而言,这却如同一个隐形关卡,卡住了无法人脸识别的残障老人的脖子,卡住了不懂手机的他们领取养老金的路子,卡住了最基本的人情味儿,卡住了社会关怀的最后一粒扣子。
虽然它体贴地指出,“退休人员家属、亲友也可用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此方法协助退休人员本人完成认证。”然而,这份“体贴”却掩盖了一个更深刻的矛盾:亲友不在身边的寡居老人怎么办?为何一个简单地领取养老金的资格,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去证明?为何老人必须依赖他人,去完成本应由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服务?无法进行个人认证的老人,有快速而及时的兜底措施吗?
文件还规定,认证结果有效期为365天,这意味着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尽管“一年一次”在时间上显得宽松,但对于那些行动不便、身体衰弱的老人而言,每年一次的认证仍然像一次“生命追问”:“你还活着吗?请证明给我看。”
这种对生命存在的程式化追问,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当冰冷的人脸识别取代了温情的人文关怀,当繁琐的认证流程成为了阻碍老人领取养老金的障碍,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所追求的“效率”是否以牺牲了对人的尊重为代价?
这则通知,或许只是当下众多地方推行养老金资格认证政策的一个缩影。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技术向上,生命向下”的观念,更值得我们警惕。
现代社会,我们过度强调科技和程序,在各个角落推进“互联网+政务”系统落地,“标准化”、“流程化”的浪潮惊涛拍岸似的卷动一切,试图用数字和代码量化每一份细枝末节的信息。然而,养老金是老年人晚年的基本保障,它不应以如此繁琐的程序来设置门槛。当科技进步的红利被“程式化管理”所吞噬,当生命价值被冰冷的电子屏幕所消解,我们应重新思考这一举措设计的出发点,是否为无法适应科技洪流的人留下一个缺口、或是一丝余温?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在严防养老金冒领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如建立死亡信息共享机制,让老人的信息直接同步到养老金领取系统;也可以效仿基层的“让群众只跑一次”,让残章老人、空巢老人“只认证一次”,后续直接在后台进行生命状况监测,使老人们少一次寒心,多一分暖心,社会便添一分关心,多一点爱心。
相关部门当下最应该放在心上的,不是一味的雷厉风行,而是在基础资格确认做到位之外,“让人味升上去,让流程减下来”。(徐楚谦)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