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统一部署,寒假伊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健康服务系携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探寻‘福味’”社会实践队赴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后福村开展“寻‘福’地文脉 享健康‘年味’”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探“福”村•扬青春
福建省以“福”为名,“福”文化作为内涵丰富,深受大众喜爱。2013年以来,后福村致力于福文化传承创新,利用百年特色产业肉燕,将产业兴旺的现代感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感进行完美融合,不断挖掘和保护肉燕非遗技艺,带动产业发展。2024年,“福州肉燕博物馆”开馆,展示传统技艺和乡村振兴成果。如今,后福村以“和”为文化灵魂,打造“福”味村落。实践队师生在后福村党支部书记刘祥安带领下,走进村落探寻“福”地文脉,感受健康“年味”之美。座谈会上,刘祥安书记介绍了后福村的历史文化。实践队师生在健康服务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蓓荔的带领下研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村庄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并探讨“福”文化的内涵,提出未来发展建议,表示将通过社会实践助力乡村建设。
传非遗•悟思想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4年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独特文化价值。福州肉燕作为年夜饭的传统美食,是“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制作工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刘祥安书记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福州肉燕博物馆,了解其从“街头担担”到“闽菜担当”的蜕变历程,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寓意和匠心工艺。队员们深刻理解福州人民对春节文化的热爱和重视,对后福村肉燕产业发展充满好奇,刘祥安书记耐心解答了他们的疑问,提供了宝贵见解。
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肉燕制作,创新性地在猪肉馅中加入马蹄、鲜笋等食材,改良后的肉燕营养均衡、口感丰富,受到一致好评。
她指出,福州肉燕的制作技艺不仅体现了福州人民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地方饮食文化中的生动实践。她强调,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延续中华文脉的关键,激励队员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弘扬工匠精神,结合专业背景思考未来职业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此外,队员们还向刘祥安书记请教后福村肉燕产业的发展前景,刘书记凭借丰富经验答疑解惑,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见解
在学习“健康中国”战略后,实践队员在后福村开展“健康年味”宣传活动。他们从合理膳食角度,为村民讲解新春健康饮食知识,设计营养美味的年夜饭菜谱,引导村民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建基地•育人才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健康服务系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健康战略规划,认识到非遗技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他们在未来职业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供稿人:黄加慧 陈蓓荔 林佳 )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