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大学生正忙碌着完成各种论文和报告,有的学生开始借助AI辅助写作,甚至有网店推出了“AI代写”服务。调查显示,有了“AI”这个智能帮手,不少人在几天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上万字的论文,不可谓不“高效”。这种“高效”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学术诚信问题,不少学校已经发布“限令”,明确规定AI参与的比例。
面对期末考试和作业的双重压力,不少学生选择借助AI,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在网上找“AI代写”。在一些购物平台上,只要搜索“AI作业代做”,就能发现从设计到文章生成,再到读后感和论文修改,各类AI代写服务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对于效果,用户的评论却褒贬不一,有人称赞性价比高,有人称赞速度快,也有人觉得自己是花钱买了个“教训”。
某高校学生小杨就选择使用AI完成期末作业,结果被老师通过万方检测查出了论文有严重AI生成痕迹,不仅作业被打回重做,学分也被扣掉了10分,“损失”惨重!
如何才能保证在合理范围内科学使用AI呢?
一方面,大家应该注意学校的相关规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相关指南明确,学生在使用AIGC完成作业时,需对相关内容进行标红,且AIGC部分不能超过全文的20%,中国传媒大学要求学生上交一份《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情况说明表》,未诚实说明者会被视为违规。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部分实力较强的查重平台已经开通了AIGC检测服务,大学生可提前对论文/作业进行检测,确保自己的作业符合学术诚信的要求。以万方检测为例,它基于万方数据海量数据库优势,可对文献全文进行对比检测,能够快速识别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还能精准识别AI工具生成的文本,并提供包含疑似AI生成可能性百分比、疑似AI生成片段等内容的AIGC检测报告。
通过万方检测查重,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改论文中的AIGC部分,避免因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到学校的处罚。学会正确使用AIGC带来的便利,又能维护学术诚信。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