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所生产车间,经常都在上演“热血拼战”,此次上映的是一场关乎极速反应、智慧积累、坚持与力量的设备抢修“故事片”。
在维修一线摸爬滚打二十余载的胡师傅,堪称设备的“知心老友”。多年的岗位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机器的任何“小脾气”都别想逃过他的“法眼”。在他眼中,设备和人一样,会“喊累”,也会“求救”。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车间里气氛像拉满的弓弦,大家都在为生产任务冲刺。突然,一层气站警铃“炸响”,一分钟后相关生产设备也争先前后的“闹脾气”,齐刷刷亮起气压不足的警报。这可真是个“要命”的故障,没了气压,绝大多数设备全得“躺平”,生产线也将不得不中断,生产进度必然跟着“打喷嚏”。
胡师傅收到消息,一把拉住正在收拾东西下班的小赵,“徒弟,先别走,有紧急任务!”小赵眼神一亮,回应道,“师父,哪儿集合?”“一层气站,麻溜的!”“得嘞,听这动静,摊上‘大事’了!”
二人火速赶到气站,一头扎进空压机房。抬眼望去,一台空压机正“扯着嗓子”报警,控制面板上“设备负载过大,停机保护”的红字晃得人心焦,仅剩的一台正常空压机,正努力用那点根本不够的“力气”坚挺着,抢修工作十万火急!
“师父,是不是电路过载了,我闻着有股糊味儿?可能是设备电器元件‘翻车’了?”小赵挠头问道。胡师傅果断回应道,“马上断电关机,把压力‘卸干净’。先瞅瞅硬件啥情况,再检查电路。”
小赵熟练地完成断电和泄压,打开电控柜,一股强烈的“香味”迎面袭来,这是电路过载的典型信号,目光所过,热继电器早早“罢工”,原本银白的触点变得黑漆漆一片。
维修工作正式开始,小赵小心拆除已经报废的热继电器,对比找到同型号的器件,再将原来底座上的焦痕清除,确保良好的接触,然后安装上新的热继电器。整体检查确认后,小赵便尝试合闸送电、重新开机,结果设备依旧“嗷嗷”报警。
“不对劲啊,师父,这没‘击中要害’。”小赵皱着眉头嘟囔着。胡师傅沉思片刻问道,“检查外部线路了么,看看是不是有机电摩擦‘干架’,导致有‘掉链子’的地方。”
小赵闻言立刻开始了外部线路检查的工作。正如胡师傅所说,设备电路出口处,两根裸露的导线交互“起舞”,这正是由于设备摩擦造成的电路“破皮”现象。
师徒二人分工明确,胡师傅对设备整体“复诊”,小赵对线路进行“外科手术”,修复“创口”,安装保护作用的“外套”。争分夺秒的25分钟后,随着一声正常的“嘀嘀”声,空压机又开始了它的工作,师徒俩总算松了口气。
“师父,收工下班!”“先别急,再盯会儿,别是复合型多点故障。”小赵停下了收拾工具包的步伐,转向开始对各个外部监控表进行新一轮的“复诊”。设备轰隆隆地运行,师徒俩不敢怠慢,眼睛死死盯着。虽是隆冬季节,师徒二人却早已满头大汗。经过20分钟的复查后,确认设备各项指标运转正常。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空压机终于“满血复活”,忙活完的师徒俩相视一笑,略微疲惫的脸上透着满足与自豪。小赵伸个懒腰,“师父,这下可以收工了!明天再战啦!”胡师傅拍拍他的肩膀,“行,路上注意安全。”
这一场抢修,胡师傅和小赵用行动奏响“精准服务、快速保障”之歌,他们用专业和热忱守护设备“生命线”,诠释航天人的责任担当。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坚守,都是任务成功背后的坚实力量,维保师傅们用汗水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这正是——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航天25所:赵鑫延、刘伟)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