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三村村幅员面积3.52平方公里,交通方便,距泸蓉高速公路仅0.6公里,距成洛路3公里,距石板滩火车站4.5公里,全村二条村道横穿其境。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村委会下设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707人,1240户,劳动力2290人。现有村“两委”干部9人,民政协理员1人,调解员1人,网格员2人。村党委村下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7名,预备党员1名。三村村经济以种植草莓、丰水梨和无花果为主,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三村村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市级示范村、市信访群众工作之家示范村、区先进党组织、区先进优抚对象服务点等荣誉称号。
“和美乡村——能力焕新项目”以“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网、创、商、学”四大赋能路径,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文创品牌打造、电商技能培训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感和社区凝聚力。项目通过以“网”赋能,加强“微网实格建设,持续开展骨干人员业务赋能培训活动;以“创”赋能,常态化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和文创产品设计指导,创办手工作坊;以 “商” 赋能,培育乡村 “星主播”;以 “学” 赋能,助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全方位推动三村村的发展与进步。
主要做法:
以“网”赋能,强化“微网实格”治理。
赋能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开展微网实格工作培育活动,组织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专题培训。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有效提升微网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基层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
参访学习,拓宽视野:组织三村村微网格员、院落管家、村民骨干等前往好日子社区和师大社区观摩学习。在观摩过程中,他们深入了解这些社区在治理和服务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在微网格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此次参访学习为三村村微网实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激励三村村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贴近村民实际需求的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模式。未来,三村村还将持续加强与周边社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分享经验,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团队建设,促进沟通协作:开展微网赋能团建活动,为微网格员们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在活动中,大家分享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探讨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相互学习、相互启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了微网格员之间的感情,还促进了团队的协作能力,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组活动,释放工作压力:进行微网格员小组活动,以室外活动形式进行赋能学习,让微网格员们通过活动释放工作压力,调节情绪,重拾饱满的工作热情返回岗位继续服务村民。
以“创”赋能,打造草莓文创品牌。
随着三村村草莓产业的日益成熟,涵盖草莓种植、采摘、景观打造以及加工等多种形式的产业链逐渐形成。这一产业链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挖掘草莓产业的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文创品牌,项目组织村民开展了 4 次赋能培育活动。以 “草莓” 为创意切入点,邀请民间手工技艺老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草莓盆栽创意制作活动、草莓甜心发箍 DIY 创意体验活动、手工编织草莓头绳趣味活动以及 “箔光溢彩・艺术之旅” 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村民的视野,激发了大家对三村文创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三村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此外,项目执行团队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为三村村量身设计了 20 余款草莓文创制品。这些文创制品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和家居装饰品等多个品类,如发箍、胸针、钥匙扣、挂饰、摆件、挎包等。每一款产品都巧妙地融入了草莓元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注重细节和品质,从产品的材质选择到工艺制作,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充分彰显三村村的特色与魅力,传递出三村村的热情与活力。
这些文创产品的推出,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纪念品选择。通过文创产品的传播,三村村的草莓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进一步提升了三村村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以“商”赋能,培育“星主播”电商人才。
为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借助电商平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项目开展了两次三村新秀 “星主播” 培训活动。培训旨在提升村民的直播技能,增强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推广和美乡村的能力。
在培训前期,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村民的直播意向,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和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课程。培训过程中,老师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教授直播技巧、内容创作、粉丝互动等关键知识。从抖音注册账号、各平台保证金、税收缴纳等基础知识,到产品类目选择、产品准备、商品橱窗设置,再到直播话术撰写、直播过程中各种状况应对办法、数据分析、团队分工、投产比计算、流量推送技巧、客户停留时间优化以及发货、打包等后端服务,老师都进行了详细讲解。
村民刘云兵在培训后大胆尝试,现场进行自家草莓的直播推广。他生动的介绍和诱人的草莓画面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获得了老师的重点肯定。老师鼓励其他村民也要勇于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培训,村民们不仅掌握了直播的基本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和推广自家农产品的热情,为和美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学”赋能,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项目开展2次青少年主题活动、2次亲子主题活动,丰富三村村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增加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展示出儿童友好社区的活力。同时,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活动不仅促进了家庭关系健康,同时社区环境也得到稳定。
此外,项目还致力于儿童友好社区氛围营造。在村庄内搭建了儿童友好标识标牌、绘制儿童地图、保障路径安全;增设了文化墙、儿童活动区域围栏及地垫等设施。这些举措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充满趣味的成长环境,为三村村儿童友好社区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成效:
(一)微网实格,夯实村民自治根基。
通过一系列以 “网” 赋能的举措,三村村的微网实格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微网格员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政策宣传方面,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将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传达给每一位村民,确保村民了解并享受到相关政策福利。在纠纷调解中,他们凭借所学技巧,成功调解了多起邻里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在团队协作方面,微网格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工作配合更加默契。他们积极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村委会,为村庄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形成了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的良好氛围,居民自治的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二)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以 “创” 赋能和以 “商” 赋能的项目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三村村的乡村振兴进程。文创品牌的打造,使三村村的草莓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还会购买各种草莓文创产品,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星主播” 的培育则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渠道。村民通过直播平台,将自家种植的草莓、丰水梨、无花果等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销量大幅增长。
(三)儿童友好,共筑儿童美好未来。
以 “学” 赋能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丰富多样的青少年主题活动和亲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亲子关系的改善,使得家庭氛围更加温馨和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儿童友好社区氛围的营造,让孩子们在村庄内就能享受到安全、有趣的活动空间。儿童活动区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