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上午,江林新城北社区活动室内麦香萦绕、笑语盈盈。“巧传指尖非遗花,蒸出时尚新韵味”非遗蒸花馍活动在此开展,社区居民们以面团为纸、巧手为笔,在非遗花馍老师的引领下,共同书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诗篇。
活动伊始,社区书记刘诗玮讲到:“花馍不仅是粮食的载体,更是流淌在中华血脉中的文化密码。今天我们用面团对话历史,让非遗技艺在千家万户的灶台上重生。”随后,非遗花馍老师执起面团,以行云流水的技法演绎玫瑰花馍制作。揉、捏、剪、压间,玫瑰花馍渐次成型,居民们屏息凝神,仿若触摸到时光长河中匠人指尖的温度。当承载着巧思的花馍入锅蒸制,活动室化作非遗文化研讨现场。
辖区老人讲述童年记忆中的龙凤花馍,缕缕蒸汽中,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集体记忆。张阿姨感慨:“这口蒸锅沸腾的不仅是面食,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历经二次醒发与匠心蒸制,精美的玫瑰花馍终成艺术珍品。居民们捧着自己创作的花馍作品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笑容,更是江林新城北社区对非遗文化根脉的集体守护。
正如非遗花馍老师所言:“每个花馍都是活态的文化细胞,当它们走进百姓厨房,非遗才能真正活在当下、传向未来。”这场氤氲着麦香的文化实践,以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非遗传承的模式创新,让传统技艺从展台回归生活,让文化记忆在揉捏塑形中完成代际传递。当居民们将花馍带回家中与亲人分享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五千年农耕文明沉淀的生活智慧。江林新城北社区以非遗花馍的制作为纽带,正悄然编织一张连接历史与未来、个体与家国的文化传承之网。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