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 “双碳” 战略目标引领下,工业固废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军教授课题组的一支学生科创团队成功开发出 “以废治废,固液焕新” 铸造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技术,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该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实现了铸造废渣的高值化利用与重金属废水的高效治理,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显著突破。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硅及硅铁生产国,机械铸造行业规模庞大,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量以二氧化硅为主的废渣产生。这些废渣不仅占用宝贵土地资源,还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构成威胁,同时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这一现状,该团队以铸造废渣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实现废渣中硅成分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低温催化提硅技术、组分协同设计和工艺整合创新三大核心技术革新实现了系统性突破。首创免水解原位复合技术,直接以废渣硅源制备气凝胶,省去了前驱体纯化步骤,且吸附剂可循环使用超过 10 次,克服了国外技术在再生性方面的短板。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并与山东某铸造企业开展合作。团队还与相关企业签订了 50 万元的技术合作合同,为行业提供了经济可行且低碳环保的固废处理范例。
项目负责人董子阳在进行实验操作
董子阳介绍,该团队已在该项目领域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入选了哈工大鲲鹏计划 A 类培育名单。随着我国对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铸造行业固废处理市场需求极为迫切。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铸造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工业领域的固废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有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助力我国工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团队成员师亦歌在检测实验样本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