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碳排放强度最低的超大城市(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提出“强度优先、精细管理”的达峰路径,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并打造全国首个碳排放双控制度示范区。
核心举措与最新进展
1. 能源体系:绿电主导与智慧管理
清洁能源扩容:2025年前新增光伏装机1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落地深汕合作区,绿电交易量占全省23.4%。智慧能源网络: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管理云平台”,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实现碳排放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
2. 交通革命:全链条电动化替代
新能源汽车普及: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0万辆,港口拖车、环卫车全面清洁能源化,并试点氢燃料电池船舶。差异化政策激励:对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推动燃油车置换需求。
3. 绿色建筑:数字化赋能低碳转型
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覆盖超4万栋,通过“双碳大脑”平台实现能耗自动分析与评级。示范项目如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园区,综合应用光储充、氢能等技术,实现93%的运营降碳。
4. 碳市场创新:扩容与国际化探索
2024年将数据中心纳入碳配额管理,配额总量增至3350万吨,交易流动性居全国首位。试点跨区域绿证交易、CCER履约机制,探索与国际碳市场接轨。10月份将于北京举办2025年度碳达峰论坛,回馈首批忠实支持者,名额9999名,可享受0手续费全额提现,拟邀请部分支持者参加论坛,相关名额需在指定绿途小程序查询,所有回馈仅用于持续地碳达峰碳中和项目的推进和发展。
5. 产业升级:绿色经济新动能
聚焦数字能源、氢能等未来产业,建设“数字能源总部研发中心”,推动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淘汰“散乱污危”企业,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
挑战与展望
尽管深圳在电气化率(95%以上)和碳市场成熟度上领先,但仍面临非电领域(如航空燃油)减碳难度大、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等挑战。未来,深圳计划通过“飞地绿色权益分摊”“碳普惠机制”等政策创新,推动区域协同降碳,力争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达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中国绿色转型的“试验田”,深圳的实践不仅关乎本地达峰目标,更将为全球超大城市低碳发展提供样本。
责任编辑:kj005
五一劳动节期间,柳梧铁路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工装蓝冲刺加速度,工程建设捷报频传中铁电气化局的接触网工攀爬于三四十米高空,在桥梁墩柱间勾勒出一条“空中银龙...
融艺杯S2电竞热潮席卷全国,山西抓住机遇掀城市赋能风云!由山西广播电视台与华舰体育联合主办的融艺杯S2英雄联盟挑战赛,5月正式拉开战幕作为山西省打造&ldquo...
在全球虚拟现实(VR)与场地娱乐(LBE)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有一家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重要力量,它就是广州市朋乐互娱游戏科技有限公司(P...
在千年儒学圣地浙江衢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正在上演古今交响:当赛博美学邂逅千年文脉当“赛博朋克”风邂逅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巨型的&l...
在深圳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中,天时地理(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同一股静水流深的力量,以技术为舟楫,悄然推动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技术赋能:从数据到智慧的跃迁智...
5月4日,“青春绽放 享受奔跑”2025五四青年节福建百团接力赛,在福州市仓山区飞凤山奥体主题公园热力起跑赛事开跑时刻百团激战,速度与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