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云南艺术学院 “百里滇缅路 万万爱国心” 团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深入挖掘滇西抗战这一关键历史篇章,致力于让珍贵的历史记忆重现光芒,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滇西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战略反攻取得关键胜利的重要一环,成功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了国际援华生命线,为全国抗战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如今滇西幸存老兵平均年龄已逾 95 岁,现存人数不足百人,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正面临被遗忘的危机,对口述记忆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尽管目前大多数滇西抗战老兵口述档案保存于档案馆,但缺乏深度的利用与开发,难以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作为云南儿女,如何铭记云南历史,讲好云南故事,赓续抗战精神,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
在此背景下,“百里滇缅路 万万爱国心” 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紧密依托《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口述史抢救采集行动以及推动抗战史料数字化的号召,以 “为历史留痕,予精神以魂” 为使命,立志实现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为国家抗战历史工程注入独特的 “云南样本”。
项目团队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历经一年的艰辛努力,搜集了 365 份文献数据,实地探访云南 12 个县市回收问卷 1476 份,对现存滇西抗战老兵及其后辈共 21 位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过程分为 “档案抢救 — 活态传播 — 精神传承” 三个阶段,构建起 “数据采集立体化、技术赋能场景化、社会协同网络化” 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通过运用描述性分析、主题编码、词频分析等多种专业方法,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团队精准把握了滇西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的保存现状以及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项目的研究成果斐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动态滇西抗战老兵口述档案数据库,实现 “采集 — 修复 — 活化” 全链技术融合,采用多模态传播互动形式以及建立公益反哺闭环等创新举措,为滇西抗战历史的保护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也为其他地区的抗战历史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历史研究的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公众对滇西抗战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完成了 14 位老兵共计 280 分钟的口述视频采集,以及 17 位抗战老兵后辈的口述采集工作,开发出 5 项 AR 衍生文创产品,并与 6 所中小学合作,共同创建了红色教育新模式,让抗战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得以有效传承和弘扬。
历史的温度,源于无数双手的共同托举;精神的传承,始于千万人心的强烈共鸣。每一份滇西抗战老兵的口述档案,都承载着一个普通人守护民族记忆的炽热情感。“百里滇缅路 万万爱国心” 团队正努力打捞散落的历史碎片,在广大青年心中播撒下革命精神的火种,让百里滇缅公路上那永不熄灭的爱国心,永远跳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脉搏之中。
责任编辑:kj005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重驱动下,蒙娜丽莎集团于2025年开启品牌战略新纪元旗舰店持续焕新,地域美学演绎品牌新高度近日,蒙娜丽莎兰州旗舰店和蒙娜丽莎成都旗舰店相...
2025年5月16日,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副院长兼心理科主任刘华伟再次亲临迈穗魔方,开展每周例行的专业督导培训作为河南省精神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刘院长在该行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