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迁址至上海崇明区的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中华学院”)动作频频,备受瞩目:邀请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安藤忠雄等国际建筑大师设计校园;延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院士出任名誉校长;宣布与QS专业排名全球领先的多所知名大学开展深度合作……
这些举措在职业教育界激起层层波澜,引发众多考生家庭及业内的高度关注。近日,该校公布2025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仅面向江浙沪三省,总招生人数限定为100人,再次引发热议。这一迥异于多数院校的招生策略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教育理念?
“精耕细作”:小规模招生的战略深意
记者实地探访了中华学院位于崇明的新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多栋学生宿舍、丰富的文体设施以及2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显示,新校区设计容量远非几百人,而是一座可容纳千人以上规模的校园。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华学院,其前身可追溯至1917年由教育家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与时俱进、守正拓新是学院的永恒底色。现在正处于AI浪潮下,学院有了新的使命。”该负责人表示。
迁址崇明后,中华学院锚定时代需求重构专业矩阵,将人工智能应用、现代服务作为重点打造的前瞻性学科,让职业教育的焦点更加精准地对准了AI时代人才市场的核心需求。“我们的培养目标绝非按部就班地教授单一技能。我们希望从这里走出的青年,兼具本土情怀与全球视野,成为AI时代下会学习的终身成长者、敢为先的未来思考者,收获个人成长、托起社会进步。”
为此,学校创新性地采用“顶尖学术导师 + 资深行业导师 + AI助教”模式,并依托高师生比的优势,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优质资源和个性化指导。今年的“百人精英计划”,正是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一次审慎之举与自我升级。
产业对接、学科前沿:双语教育的国际视野
全球范围内,聚焦前沿学科正成为职业教育升级的重要方向。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的四大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恰好契合人工智能与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布局,回应了社会对高端新型技能人才的迫切渴求。
记者了解到,“产教融合、扎根本土、融通世界”是该校的重要特色。其所有专业均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并整合资源打通国际升学通道。同时,学校在校内建设20多个实训基地,与全球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在享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同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快速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确保所学技能与产业迭代实时同步。这意味着,毕业生将具备走向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并有望成为推动产业革新的关键力量。
启示与挑战:职教未来何去何从?
透过中华学院的改革举措,不难预见,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前沿技术的紧密对接。越来越多院校将不再局限于教学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精进与未来就业市场的精准匹配。
如何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有效满足社会和产业不断更新的需求,仍是众多职业院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华学院此次的创新尝试,无疑为国内职教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百人只是起点,职教未来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kj010
进入七月之后,炎炎盛夏最令人期盼的暑假也即将到来,入手一款高性能的电竞显示器畅玩游戏,绝对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ROG超神X OLED:DP2.1 满血战未来!首...
在机械制造行业的设计研发环节,SolidWorks 作为一款关键的三维设计软件,对硬件性能要求极高(邦彦云PC运行SolidWorks实测片段)案例背景与部署环...
(文/祖刚、培国)歌剧《党的女儿》诞生2022年5月初,记者采访了当年(1991)自始至终奋战在歌剧《党的女儿》创作排演一线的王云之同志—&mdas...
2025年6月,安普瑞斯电芯事件在消费电子行业掀起波澜随着事件发酵,先是罗马仕、安克品牌多产品的召回,监管部门宣布暂停安普瑞斯部分电芯的3C认证资格,而后民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