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14日的炽热夏日,在昌黎县团委和昌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帮助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新庄寻迹,秧火传薪”社会实践团怀着一份深入探究与领悟昌黎地秧歌精髓与文化内蕴的热忱,踏上了前往昌黎县安山镇董新庄村昌黎地秧歌传习所的学习之旅。
在董新庄村,实践团队拜见了昌黎地秧歌“周派”传人-董常立老师及其弟子,在为期十天的实践中,团队先后学习了昌黎地秧歌渊源及现状、地秧歌的基本动作、地秧歌经典剧目......不仅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昌黎地秧歌这个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更让大家意识到昌黎地秧歌的传承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昌黎地秧歌展览传习基地
一踏入董老师的家中,浓厚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墙壁上不仅挂满了地秧歌各个发展时期的珍贵照片,还精心陈列了地秧歌舞服、头饰、道具等,每一件地秧歌老物件都散发着岁月沧桑的气息。
董老师细心地为大家介绍昌黎地秧歌的渊源。昌黎地秧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董老师是昌黎地秧歌“周派”的第三代传承人,“昌黎地秧歌最初起源于农民在春夏之交庄稼收割季节里,为庆祝丰收而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它如今已演变成为一种集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
昌黎地秧歌各个发展时期的珍贵照片、地秧歌舞服、头饰、道具
董老师介绍地秧歌发展情况
董老师介绍地秧歌现状
接着,董老师带领他的徒弟,为实践团成员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地秧歌表演,舞者们手持鲜艳的丝带与彩扇,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鼓点,翩翩起舞,地秧歌的动作大开大展,每一个姿态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丰富的情感,如同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整场表演如诗如画,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缓缓降落,观众们如潮水般的掌声在耳边汹涌澎湃。
随后,实践队成员也加入到地秧歌表演之中。董老师首先向小分队传授了地秧歌的基本步伐,成员们开始学习“平步”与“踏步”;然后是教授扇子的使用技巧,他强调:“用扇如用笔,心中所想,手中所现。要用心去感受它,引导它。”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成员们逐渐掌握了扇子的握法,并开始缓慢地学习地秧歌的基本动作。
传承人表演地秧歌
实践队员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习地秧歌动作
实践队员学习《跑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让这样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是一件令人倍感欣慰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为这份中华文化瑰宝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地秧歌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和深情厚韵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
实践队员与传承人合影
责任编辑:kj005
作为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导品牌,雷士照明自1998年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产品研发的自主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布局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促进照明行业产业链整体优化升...
近日,由香港师范学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港师(深圳)教育管理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港师(深圳)”)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达 1314....
2025年7月9日下午,由九名清华大学学子组成的Sustaculture赴法国实践支队,在大巴黎吕埃尔·迈梅松市的微型数码博物馆(Micro-Fo...
日前,一龄医院管理集团与英国使领馆药械企业代表团、中国贸促会代表团交流会在博鳌一龄举行会议主要围绕中英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药械合作、产品研发、技术交流、考察学习等...
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学生党支部“青芒筑梦”先锋队携手蓬溪县总工会、团县委、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广福社区开展的“七彩广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