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深耕于林散之书画鉴藏领域的青年学者,他师从萧平先生研习书画鉴赏及史论,并先后受教于桑作楷、庄希祖、徐纯原等诸位先生。他自幼深受林散之艺术的熏陶,长期致力于 “金陵四老”(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萧娴)的资料发掘、书画收藏与林散之及其弟子后学的传承研究,他首次提出林散之的“大全林”与“小全林”收藏学说及九大“林散之现象”,通过数以千计的视频展现林散之作品真伪鉴赏鉴别案例,通过一个个林散之小故事向观者传递林散之独特的人格魅力、多年的坚持使他在业内树立了专业且富有影响力的形象。凭借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在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全面覆盖和专项推广林散之、林散之艺术和林散之书画收藏的第一人。
他就是林散之先生再传弟子,散庐文化创始人文辉,他是在林散之艺术研究与推广领域深耕多年、成果卓著的践行者。他的研究不仅普及和丰富了人们对林散之艺术世界的认知,更为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他交流时,总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对林散之艺术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
缘起军旅,墨缘深种
两千年初,军旅中的文辉与林散之字画开始真正结缘。因部队首长喜爱收藏林散之,因此,近水楼台的他才得以常有机会接触林散之作品,那些满纸灵动又富有山林气象的笔墨和线条仿佛都带着无尽的魔力,不断地滋养着他的目光。每一次凝视,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力量——那是林散之倾注在笔墨间的情感与智慧。
但仅仅观赏还远不能满足他对林散之的探索。文辉深知,要触及精髓必须深入探究,于是他踏上了寻访林散之弟子门生和后人以及林散之资深藏家的旅程。在与林老弟子和藏家的求教中,因缘际会,他得以过眼上手不同时期、不同书体、不同形制的林散之作品近千余件,这段难得的“目鉴”经历也为他日后开启了林散之书画真伪鉴别和标准件分期评定的实践大门。
仔细观摩时,文辉仿佛穿越时空与林散之展开灵魂对话:从他早期作品的刚劲,到中晚年的劲健、再到最晚年的寂静,他读懂了林散之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迁,以及笔墨间藏着的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感悟。
2015年起,文辉又随老先生们参与民间林散之字画审定、作品存世概况及收藏群体地域普查等工作。接触到更多民间藏品后,他对林散之艺术风格的认知愈发深入,对其作品存世、作伪和收藏群体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研究筑牢了根基。
吉光片羽,始见真金
林散之在笔谈中曾言:“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做学人,还是为了做个真人。”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文辉的内心。在他看来,林散之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更是一位人生导师。林散之的求艺之路,其实是在追求一种真实,一种对自我、对艺术、对生活的真实。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文辉一直极力推崇和倡导,研究林散之和认识林散之,务必要先从林散之的笔谈手札开始。他认为,笔谈是林散之区别于与他同时代书家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收藏门类。因林散之在七十年代初期已是双耳大聋,与人交流都借助于笔谈,林老会谈些什么呢?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有学生向他请教书法的、有老朋友嘘寒问暖的、有阿谀奉承拍马屁的、有求字当面诉苦的、还有东家长西家短的,话题多多,不一而足。人要问,林老要回,从这一来一去的笔谈交流中,便可看出林老的人情练达和他的大智慧。手札、其实算是林老比较隐私的一个方面,他的人际交往、他的儿女情长、他的个人好恶、他的内心所想、还有他作为除了大书家以外各种角色的展现。这些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在一般的书法作品中很难看到的。所以,文辉认为,他的信札很真实,这对于我们是否能真正地了解林散之这个人是极端重要的。如果对林散之的研究抛开了这三个方面,那对他作品的赏评要产生共情无疑是痴人说梦了。
研究深入,洞见卓然
林散之的诗、书、画成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既能让后人领略传统艺术魅力,也能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养分。在文辉眼中,林散之的艺术成就卓越非凡,其影响力自去世后至今绵延不绝。关于他的个人研究、书画收藏、作品行情及文化与经济效应,始终未曾间断,这种 “火热” 也并非近年新现象。
基于对林散之艺术的深刻认知与作品鉴藏的系统理解,文辉在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宋玉麟先生提出“全林”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全林” 与“小全林”收藏学说的概念。
“大全林”体现林散之书画的综合性,涵盖四个维度:年代上,包含青年、中年、晚年各时期风格迥异的作品;书体方面,涉及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及少量篆书、篆刻;题材上,既有唐诗宋词、自作诗词和红色经典书法作品,也有临习碑帖日课与山水画作;形制上,以条幅为主,兼及横批、中堂、对联册页等多种形式,着重体现系统性与全面性。
“小全林” 则侧重专精,包含三方面:诗稿中可见林散之对文字的反复推敲,从早年到晚年诗稿的修改轨迹折射出思想变迁;笔谈作为其失聪后的主要交流方式,展示其论书论画、评点时弊、教授后学、待人接物和真情流露。尽显林散之的人情练达与艺术哲学;信札则作为隐私载体,展现了林散之的人际交往与内心世界,为 “大全林” 提供艺术素材与文人素养的史料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经多年研究,并结合当前现状,文辉还归纳提出了九大“林散之现象”发表于《书法导报》等专业书法期刊。他总结:林散之作品市场需求攀升但伪作泛滥;林散之收藏群体转换呈年轻化趋势;林散之官方活动与学术研究活跃;林散之艺术与商业融合带动周边;林散之大量精品集中于少数藏家;林散之拍卖南北冷热不同;林散之交流活动线上线下关注度高;林散之网络话题性强且粉丝众多;林散之在书法界推崇与争议并存。
林散之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挖掘与传承。文辉正一直在通过他的不懈探索,宣传、普及和推动林散之及其艺术与收藏的发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助力林散之百年巨匠人物名片与地域发展推动的深度融合与繁荣。
二十年来的笃定深耕,文辉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传承,是让经典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就像林散之笔下的野草,在金陵的土壤里不断冒出新绿。
责任编辑:kj005
2025年7月23日至25日,我院“躬行先锋”实践队,在指导教师黄材楠带领下,为追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起点,远赴中国革命圣地&md...
近期,《意游Enjoyable Travel》的“2025年度酒店星榜之选”颁奖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意游Enjoyable Travel...
近期,《意游Enjoyable Travel》的“2025年度酒店星榜之选”颁奖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意游Enjoyable Travel...
7月26至29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行业盛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圆满落幕全栈布局:从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