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崛起,一盘货服务需要怎样的海外仓?

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崛起,一盘货服务需要怎样的海外仓?
2025-07-31 16:59:29 来源:今日热点网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的崛起,一盘货服务需求加强,这是家庭仓甚至小型海外仓都无法满足的更高维需求。

一盘货即库存共享,业界熟悉的“一仓发多平台”就是一盘货的一种表象,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一盘货既有物理仓层面的打通,也包括系统层面如平台订单、物流信息、全球库存、ERP系统、财税关务、多服务商等的打通,客户的SKU信息可在B2B2C、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多场景、多店铺、多维度完成库存信息的流动共享,实现平台多样、库存共享、渠道打通、信息对称。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731/63f0d1c8b3d22bb3ea123be44eba2efb.jpg

2025年关税战的背景下,海外仓供应链逻辑变迁,谈一盘货就离不开“梯度库存”和“分仓备货”两个概念。

前者是库存的纵向层面,例如关税战后卖家多国采购多国发货,形成一级梯度库存;货物经头程到目的国分拨中心或缓冲仓,形成二级梯度库存;支线再分流到平台仓、第三方仓、商超门店等渠道备货,形成三级梯度库存。

后者是库存的横向平面,解决库存如何分配物理仓的问题,例如美东美西双仓组合、美东西南三仓组合、美东西南中四仓组合,加墨边境补货美国仓,欧洲捷克补货德国仓,热门市场,多国布仓,就近交付,降本增效。

出海品牌往往需要多平台多渠道上运营,线上和线下一盘货,需要统一的库存管理和海外物流网络。预计未来三四年内,全球供应链、销售市场和零售市场的趋势将促使供应链整合和一盘货库存的现象更加普遍,大多数品牌企业正在探索这一领域。

目前,许多出口品牌企业都是通过不同的渠道商和代理商来备货,而在渠道商的库存中,货物周转速度非常慢,许多大品牌也开始意识到SHEIN柔性供应链的优点,并重新改造他们的供应链。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731/29d1584c994df6b36e621e550cd07a3f.jpg

因此,未来这方面的机会是存在的。将来的目标是实现库存共享,打通不同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轻库存压力,最终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使得To B、To C和线上线下能够完全融合,并在产品层面上实现共享;同时,还需要整合和共享末端配送的物流环节。

从亚马逊2024年推出美国8区分仓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拉开第三方海外仓竞争身位,头部进入壁垒更高。理论上,要追赶追赶亚马逊的配送效率,需在美国亚马逊8区相同区域设置仓群,力争80%以上订单只跨1-2个区,按一个区平均20万㎡计算,至少要建设160万㎡仓库。即使争取目标是6个区,也要120万㎡起步,单国家开仓120万㎡以上,99%中国海外仓短期都难以实现。

分仓履约是时效和成本的平衡,考验海外仓对尾程资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传统的海外仓配送模式是“仓+配”,配送环节大多依赖当地主流配送渠道,但产品类型纷繁复杂,尾程渠道数以百计,客户很难自行抉择。这就需要海外仓依据大数据模型和多年行业资源,为客户整合区域配送渠道,从专业角度优化末端配送成本和时效;同时需在某些场景下自建运力,为不同场景需求的客户(如品牌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且运力自主的配送服务。

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美国市场仍处于“被动补库存”周期,2026年可能进入“主动去库存”周期。

这一轮“被动补库存”周期的特殊之处在于:此前美国高关税预期推动的“抢进口”,明显打乱了传统淡旺季的界限,2025上半年的被动补库实为供给侧透支未来需求。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731/9e7fa3ea101cf6121d6b0989595515a9.jpg

库存周期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周期。库存周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每一轮大约需要经历40-45个月的波动。各个品类在库存周期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它们会在不同阶段进入这个周期,并处于不同节奏,因此不同品类、不同企业对市场的“体感”也不同。当然,一些优秀的企业可能会超越周期的节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会沉浮于库存周期各阶段趋势。

正如前些日子,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最近的言论表明,美国征收关税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会为中国卖家尤其工厂直销卖家创造更大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巩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等市场的主导地位。

他的理论是:中国卖家是按出厂价缴纳关税,美国卖家则是按照采购价(出厂价+供应商利润)缴纳关税,缴税基准要高得多。因此,即使关税上调,中国卖家凭借供应链更短、起始价格更低的优势,依然能保持更大的定价灵活性。

我们相信,无论加不加关税或者加多少,都无法阻止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脚步,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商品依托海外仓实现国货大出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