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常州大学暑期实践小分队将“行走的思政课”搬到黔贵大地,深入多地通过寻访历史、体察文化、倾听民声、开展普法,在实践中感悟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内涵。
遵义访史 赓续精神血脉
走进遵义纪念馆,馆藏文物中,红军长征时期与贵州各族群众互动的实物见证着革命年代的民族团结根基。苗族群众赠予的铜铃、侗族乡亲支援前线的扁担等馆藏物品,与记载少数民族支持红军的历史文献相互呼应,系统呈现了党领导下各族人民休戚与共的革命传统。

这些史料生动诠释了红军与当地各族群众鱼水情深的历史,正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头。


苗寨巡礼 守护文化根脉
在苗寨走访中,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与现代设施相映成趣,既保留民族特色又融入发展活力。汉族工匠参与修建的鼓楼镌刻着苗族图腾与侗族纹样,村口商铺里苗族银饰与布依族蜡染同台展示,这些实景印证了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在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互鉴共生的鲜活图景。


社区走访 共话发展蓝图
与社区10余位各族居民的交流中,苗族王阿婆“各族工匠共修致富路”的讲述,侗族吴大叔“互学农技增产增收”的分享,生动体现了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效。

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勾勒出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增进情感、凝聚共识的现实路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

普法现场 夯实法治基石
普法宣传中,通俗化法律手册解读与互动交流,帮助各族群众直观理解法律内涵。苗族杨阿姨“守规矩促和睦”的感悟,侗族石叔叔“学法律稳生活”的心声,反映出“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民族地区的深入推进。通过法治宣传凝聚的共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次实践深刻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来不是抽象概念,是贯穿于历史传承、文化保护、发展实践和法治建设中的具体行动。小分队以实地见闻印证了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落地生根,也更加理解了青年一代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kj005
2025年11月12日,以“数联世界·合创未来”为主题的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合作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规格高、覆...
为更好的推进社区治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决策,通过前期征集居民和院落提交的提案申报书,在北站社区保障资金项目支持下,2025年11月11日下午,四川省金...
历经七年深耕转型,上海追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追得)成功实现从品牌运营向高端智能新材料研发生产的跨越,从后市场销售向前装主机厂供应的升级2025年8...
近期,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场重要的气候变化大会正在亚马孙雨林腹地举行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亚马孙雨...
2025年11月20日,由工信部双品工程品牌人才中心主办的“品牌强国·品牌强企双品十年品牌建设经典案例”评审结果在京发布&...
11月14日, NVIDIA 中国开发者日2025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技术交流,本次活动不仅带来了重量级技...
2025年11月12日,第28届FHC上海环球食品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开展当天,永和豆浆展位人流如织展会现场,老药工系列五色食养豆浆粉一举斩获&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