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大地的黄河之滨,有这样一处地方:它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有现代的活力;既能沉浸在本草芬芳中品味千年中医药文化,也能在湖光山色间释放身心。这便是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一座正在蓄力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文化高地。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区,而是一座有温度、有记忆、有烟火气的文化高地。它以千年中医药为根,以非遗技艺为魂,以沉浸体验为桥,让厚重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物,而是游客眼前可亲、可感、可参与的真实生活。
中医药:从一味膏方,走进千年养生哲学
走进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不是在“参观”,而是在“走进”。
在旅游区,贡胶馆、白家大院、膏方博物馆错落铺展,每一砖每一瓦都藏着草木成方、岁月入药的故事;在八段锦养生课堂,传统养生不再是书中的术语,而是身体力行的日常;在1953工业遗产博览园,中药泡汤与药膳食养,不只是“服务”,更是疗愈。
阿胶之上,是千年本草;康养之下,是一套完整的中医智慧。这里,是中医药文化从静态走向活态、从专业走向大众的真正场域。
非遗技艺:把时光揉进一块胶里,把技艺传到下一代人手里
如果说中医药是这座城的文化根基,那么非遗,便是它的匠心灵魂。
在东阿,阿胶的炼制并非简单的工业流程,而是一门代代传承的手艺——从冬日熬胶到春季晾胶,每一道工序皆遵古法,每一块“阿胶砖”皆凝心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在这里不是供人瞻仰的遗产,而是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日常”。
这正是非遗的生命力所在:它不是装在玻璃橱窗里的文物,而是流动在空气里、熬在锅炉里、熨帖在时间深处的温度。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份传承正在被赋予更多科技与创意的表达方式。中国阿胶博物馆通过4D动感影像、数字交互、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打破知识壁垒,让年纪尚小的孩子也能听懂“东阿故事”;飞行影院与沉浸式影厅,更让中医药文化飞出东阿、飞向全国。
文化体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每一眼都能种下记忆的风景
在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这里,文化不是展板,而是沉浸。
洛神湖的水,柔得像古琴拨出的清音;药王山的风,轻得仿佛飘来千年前药香。
在药王山,药王殿、龙王庙、药葫芦等文化遗迹串联起“医道溯源”的旅程,宛若一本写在山水间的中医宝典;而在阿胶文创中心,每一件文创产品,都是地方语言与现代设计的对话。
东阿的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玄学,而是贴近生活的美学。它既能被品尝、被穿戴、被体验,更能被感动、被记住、被分享。
从一城之美,到一省之势,东阿何以冲刺“5A”
今天的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早已不是一处地方景点,而是山东文旅的一块标志性拼图。
依托扎实的资源基础、独特的文化定位和不断优化的游客体验体系,东阿已具备晋升国家5A级景区的全方位条件。推动这项工作,既是提升景区自身影响力与服务力的战略举措,更是为了补强山东省文旅资源版图,打造具有文化深度、产业广度、消费温度的文旅新样本。
在山东,传统文化从不只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时代的进行时。
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的努力,不仅是为自己争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为山东乃至全国的中医药文旅融合,探一条未来路径。
一城风雅,一山灵气,一湖柔情,三千年阿胶香,沉淀一脉文明韵。
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不只是可以打卡的目的地,更是可以对话千年的文化原乡。
当非遗有了体验,中医药有了表达,文化有了温度,5A,只是东阿走向世界的一个起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