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周,今天休息,上午学画,午休后在新买的单人沙发上,翻开杨育新老师的《上海知青》专辑。一开始就有点诧异,不太明白老师怎么会以一篇《清明,我心中永远的痛!》做开篇文章。读完,真是心情跌宕起伏,第一感觉就是我想写个读后感,奈何学识浅薄,文笔太差,无法用肚里仅有的一点墨水来表达对杨老师的敬意!其实我是一个被朋友们公认为 “不爱读书却爱看书” 的人 [捂脸] ,但是今天读到开头的红木匣子的时候,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住。
跟随杨老师的叙述 一次落泪,是手持红烛泪水倾崩跪地反思之时,同样经历过生病不能带孩子黑暗时刻的我,瞬间感同身受的泪奔,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就那样被带入了。还有在公司经济危及时刻,职工们愿意自发从自己家里拿钱出来,我深深的被感动,那得是对杨老师多大的信任呀!如杨老师在文中所说,做人比做事更为重要的道理!
读完全文有一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的感觉。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红木匣子,与其说是 “悲剧” 的起点,不如说是一个让杨老师另一种奋发的引子。如果没有那些扎心的事情,后期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各位好人、发生的一切利于案件进展的事,可能都会慢发生或者不会发生。因为杨老师做人到位,所以在碰到那些真正要命的大问题时,不仅遇到了各类好人,而且他们愿意为之出力,发生了很多让杨老师及家人感动的好事,甚至有人愿意有担当地对杨老师说:“兄弟别急,大家一起帮你想办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太多人碰到这样的事情唯恐避之不及,杨老师真是令人敬佩![强] 也让我笑出声来的事,是 “胆找不到了”[捂脸] ,你说找不到算了,帮你缝起来。如此惊心动魄,杨老师最后安然无恙,真正品尝了卧薪尝胆的滋味。在住院期间又结识了原本大概不会认识的好朋友,所以一切不都是在考验你吗?尽管过程真的太让人揪心了,有种看不到前方的感觉,好在一切最后都化险为夷,成为一段既刻骨铭心又给老师往后生涯极其受教育的经历!此刻脑海里还浮现出你兴奋摔骨折的滑稽画面,能感受到你的激动。
最后一切圆满,小盒子完成使命,本非普通之物,所以长眠于水底。老师文末说:“当遭遇苦难的人,战胜苦难的时候,苦难就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特别认同这句话。老师写完文章时是 2007 年的清明,我在 2007 年的 7 月,在之前未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孕育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命运的齿轮也从那些时刻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之后至今的 18 年里,我带着童年时因家庭条件差而吃过苦的经历,顽强地在身体极其不好、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下,把孩子抚养长大。那时候我就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乱世佳人》里斯嘉丽说的:“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尤其是想到她带着刚刚生养的梅兰妮、婴儿还有一个黑奴穿越南北战争封锁线的场景,就充满力量。于是在过往的很多年里,直到当下,我依然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好,因为自己在很努力地生活。
以后还会遇到各种现在就能看到、想得到的现实问题,刚刚看到杨老师在文里写到一副让他记忆犹新的对联:“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在不同的现实环境里,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我觉得自己会谨记于心!
啰啰嗦嗦写了一些读后的即时随想,及时记录下来,不然怕会忘记。这篇文章真的深深触动并打动了我,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杨老师见谅,绝无冒犯之意!只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您是值得我们敬佩学习的楷模!每个人的理解、看见都不一样,也会因自身经历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我看到的是满满的感动,更懂得了要先做人后做事,明白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道理,就像爸爸临走前的那个夜晚对我说的:“要记得别人的好。” 感恩遇见!
姚润康的学生 陈娣
责任编辑:kj005
在文旅产业深度变革与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文旅专业市场正经历系统性重塑面对文旅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新航程平台应运而生,成为新航程文旅专业市场中的一颗...
2025年9月23日, 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四款机型重磅集结 勾勒全场景施工蓝图本次展会,山东临工以...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超有意思的新词——"新酒饮双子星",乍一听还以为是分析酒水的星座属性,仔细一瞅才发现,原来指的是中国劲酒和果立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