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文化赋能浮梁茶产业振兴:以三贤泛舟典故为核,浮梁茶青创伴手礼如何解锁宋风雅与青年社交?

文化赋能浮梁茶产业振兴:以三贤泛舟典故为核,浮梁茶青创伴手礼如何解锁宋风雅与青年社交?
2025-09-24 15:04:07 来源:今日热点网

当传统文化遇见青年消费市场,如何让千年浮梁茶在 “苏东坡与三贤泛舟” 的典故里焕发新生?近日,景德镇学院茶现代产业学院邀请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领域研究专家卢蕴彬与北京达西传媒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王亚婷在线上启动在线交流会,围绕浮梁茶青创产品开发展开深度对话,从文化内核、客群定位、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共同勾勒出一款 “有典故、有风雅、有社交” 的伴手礼产品蓝图,景德镇学院茶现代产业学院茶学专业教师、三贤茶书院负责人田嘉敏老师主持本次交流会议,景德镇学院茶学专业部分师生在线听取交流汇报。

【开篇:锚定核心 —— 从 “好友泛舟” 挖社交基因,以 “宋风雅” 定设计基调】

田嘉敏:两位专家此次聚焦浮梁茶青创,为何特别强调 “苏轼与佛印的好友关系”?宋朝风雅又将如何为产品赋能?

卢蕴彬(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要做有记忆点的文化茶品,首先得抓准典故里的 “情感钩子”。苏轼与佛印在浮梁昌江泛舟品茗,不是孤立的文人雅事,而是 “好友相聚、以茶为媒” 的社交场景 —— 佛印是浮梁当地寺院住持,苏轼途经此地专程赴约,两人 “茶中论道、笑谈人生” 的互动,正是茶 “社交属性” 的最佳历史注脚。

再看宋朝,“风雅” 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渗透在生活细节里:点茶有茶筅、饮茶有青瓷、聚饮有雅集,讲究 “简而不素、雅而不奢”。这恰好契合当代青年对 “有质感、不浮夸” 伴手礼的需求 —— 送的不只是茶,是 “复刻千年好友相聚的风雅”,是 “用传统文化表达心意” 的社交语言。

王亚婷(北京达西传媒有限公司):卢老师的文化论据给了设计很好的锚点。从外观设计角度,“宋风雅” 不是简单贴古风贴纸,而是要提取宋代美学的核心:比如色彩上,宋代瓷器偏爱 “影青、天青、浅褐”,我们可以把浮梁本地影青瓷的釉色融入包装;线条上,宋代绘画讲究 “疏朗有致”,“昌江泛舟” 的图案就该用线性白描,避免繁复;器物造型上,宋代茶盏多 “撇口、浅腹”,便携又雅致,很适合伴手礼的使用场景。

【第一维度:目标客群 —— 互联网青年要 “社交货币”,更要 “文化认同感”】

田嘉敏:聚焦 “互联网营销 + 青年受众”,两位认为产品需满足青年客群哪些核心需求?

卢蕴彬:当代青年买伴手礼,本质是 “买社交价值”。18-35 岁的互联网原生代,可细分为两类核心人群:一类是 “新中式社交族”,比如职场新人、高校学生,他们需要用有文化感的伴手礼维系朋友、同事关系,既不想太廉价,也不想太沉重;另一类是 “文创收藏党”,会为 “典故细节” 买单,比如产品里是否有苏轼与佛印的专属符号。

这两类人的共性需求是:第一,“可传播”—— 产品外观要上镜,能发朋友圈、小红书;第二,“可解读”—— 能跟收礼人讲清 “苏轼佛印泛舟品茗” 的故事,体现自己的审美品味;第三,“实用性”—— 茶要方便泡,包装能二次利用(比如当收纳盒),避免伴手礼 “送完就闲置”。

王亚婷:这点我特别认同。比如针对 “新中式社交族”,产品尺寸要适配青年常用的背包,不能像传统礼盒那样笨重;针对 “文创收藏党”,可以在包装里加 “典故收藏卡”,印上苏轼写给佛印的茶诗片段,或者两人泛舟的局部插画,激发他们的收集欲。另外,青年对 “国潮” 的审美很挑剔,不能把 “宋风雅” 做得太 “老气”,要在传统元素里加现代简约感 —— 比如用宋代书法字体写 “浮梁茶”,但排版要像手机海报一样清爽。

【第二维度:文化品牌塑造 —— 让 “好友泛舟” 成为专属符号,用 “宋风雅” 做差异化】

田嘉敏:如何将 “苏轼佛印好友情” 与 “宋风雅” 转化为浮梁茶的专属品牌记忆点?

卢蕴彬:品牌内核要聚焦 “舟中茶叙,友道相逢”,把 “苏轼与佛印” 打造成产品的 “文化 IP 双主角”。比如品牌 LOGO,可以设计成 “两人对坐泛舟” 的极简线条,旁边“浮梁” 的落款 —— 既点出产地,又关联典故。

还要深化 IP 的 “社交故事库”:比如挖掘佛印在浮梁期间,曾用本地茶招待苏轼的史料,转化为品牌故事;设计 “好友专属话术”,比如包装上印 “仿苏轼致佛印语:此茶当与知己共饮”,让收礼人感受到 “这份礼物是为‘好友’准备的”。这样一来,浮梁茶就区别于其他 “只讲历史、不讲情感” 的传统茶品牌,形成 “以好友情为核心” 的差异化定位。

王亚婷:品牌视觉要 “一以贯之” 地传递宋风雅。比如色彩体系,主色用 “浮梁影青”(接近宋代青瓷的淡青色),辅助色用 “茶汤褐”(模拟宋代茶膏的颜色),点缀色用 “浅金”(呼应宋代文人用的金箔茶器),避免用太鲜艳的颜色破坏雅致感。

另外,品牌符号要 “可复用”—— 比如 “小舟” 造型,既可以做茶罐的盖子,也可以做茶针的手柄,还能印在茶杯底部;“苏轼与佛印的对坐图案”,可以缩小印在茶包标签上,也可以放大做快闪店的背景墙,让青年无论在哪看到这个符号,都能联想到浮梁茶的 “好友社交” 属性。

【第三维度:产品设计 —— 伴手礼场景为核心,让 “宋风雅” 落地到细节】

田嘉敏:针对 “伴手礼” 消费目的,具体产品该如何设计?如何体现 “苏轼佛印社交属性” 与 “宋风雅”?

卢蕴彬:我建议推出 “舟中雅集” 系列伴手礼,分三个档位覆盖不同需求:

1.轻享款:针对日常好友互赠,内含 2 罐小包装茶(红茶 + 绿茶,对应苏轼偏醇厚、佛印偏清雅的口味),包装是折叠式纸盒,展开后是 “昌江泛舟” 的简笔画,盒内附 “好友饮茶小贴士”,比如 “可效仿苏轼佛印,煮茶论趣事”。

2.雅致款:针对职场伴手礼,加配 1 对迷你影青瓷杯,杯底分别印 “苏”“印” 字样,寓意 “好友对饮”;茶罐设计成 “小舟” 造型,盖口有密封圈,方便保存。

3.典藏款:针对文创收藏党,除茶与茶器外,附加 1 套 “苏轼佛印茶话” 明信片,印上两人关于茶的对话典故,还有 1 支 “船桨形” 茶针 —— 既呼应泛舟场景,又有实用价值。

核心是让每个档位的伴手礼,都能让使用者 “感受到好友相聚的氛围”,而不只是 “买了一盒茶”。

王亚婷:我来补充外观设计细节。首先是材质,要贴合宋风雅的 “质朴感”:轻享款用再生纸 + 烫金工艺,避免过度包装;雅致款的茶盒用竹纤维材质,摸起来有自然纹理,像宋代文人用的竹简书;典藏款的包装盒可以加一层薄棉麻布料,印上暗纹泛舟图,手感温润,也符合宋代 “重材质本味” 的审美。

其次是视觉互动:轻享款的折叠盒,展开后可以扫码看 “苏轼佛印泛舟品茗” 的短动画;雅致款的茶杯,倒入热水后,杯底 “苏”“印” 字样会变色,像两人 “隔空对饮”;典藏款的明信片,背面可以空白,让送礼人写 “仿苏轼风格的赠茶语”,增加情感温度。这些细节既能满足青年的 “互动欲”,又能强化 “宋风雅” 的细腻感。

【第四维度:市场营销 —— 互联网矩阵打 “好友社交牌”,让宋风雅 “可体验、可传播”】

田嘉敏:如何通过互联网营销,让青年受众接受这款伴手礼?

卢蕴彬:营销要围绕 “‘晒好友情’+‘晒宋风雅’” 展开。线上可以分三步走:

1.内容种草:在抖音、小红书发起 #浮梁茶送好友,仿苏轼致知己 #话题,邀请 KOC 晒 “用这款伴手礼送好友” 的场景 —— 比如闺蜜聚会用 “小舟茶罐” 分茶,同事互赠时读明信片上的典故,突出 “送的不是茶,是心意”;B 站联合文化 UP 主做 “宋代好友如何用茶社交” 科普视频,关联产品设计细节,比如 “宋代茶器为何适合对饮”。

2.直播互动:在浮梁昌江岸边做 “实景直播”,还原 “三贤泛舟” 场景,邀请演员扮演苏轼与佛印,演示 “用这款伴手礼招待好友” 的流程 —— 比如如何用 “船桨茶针” 取茶,如何用影青瓷杯分茶,让观众直观感受宋风雅;直播中设置 “好友拼单” 优惠,鼓励青年和朋友一起买,强化社交属性。

3.社群运营:建立 “浮梁茶友会” 社群,定期分享苏轼佛印的茶典故,发起 “给好友写一句茶语” 活动,优秀作品可印在产品包装上;针对高校学生,联合学生会做 “毕业季送好友” 活动,推出 “定制款”—— 在茶盒上印毕业照剪影,结合泛舟图案,让伴手礼更有纪念意义。

王亚婷:设计要为营销 “赋能”。比如线上详情页,用 “宋代画卷” 的形式展示产品,从 “苏轼佛印相遇” 到 “泛舟品茗”,再到 “伴手礼诞生”,像看故事一样了解产品;线下快闪店设在城市商圈、景区等地,搭 “昌江泛舟” 场景,放宋代茶乐,设置 “好友对饮体验区”—— 青年可以和朋友一起用产品里的茶器泡茶,拍 “仿宋代文人的茶席照”,发社交平台可领小礼品。

另外,跨界联名要紧扣 “好友社交”:比如和新中式首饰品牌合作,推出 “苏轼佛印” 主题的小吊坠,随典藏款伴手礼赠送;和剧本杀店合作,设计 “三贤泛舟” 主题剧本,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 “用浮梁茶招待好友” 的场景,潜移默化种草产品。

【结语:让千年典故成为青年社交的 “新语言”】

田嘉敏:两位对这款浮梁茶青创伴手礼的预期是什么?

卢蕴彬:希望它能打破 “传统文化产品老气” 的刻板印象,让青年觉得 “宋代的风雅离自己不远,苏轼与佛印的好友情也能照进现实”—— 收到这款伴手礼时,能想起和好友相聚的快乐;送出去时,能通过典故传递心意。

王亚婷:更希望它的设计能让 “宋风雅” 变得 “可触摸、可使用”,而不是停留在博物馆里。当青年用 “小舟茶罐” 泡茶、用 “影青茶杯” 对饮时,能感受到宋代美学的魅力,也让浮梁茶成为 “青年社交里的文化符号”。

据悉,该浮梁茶青创伴手礼系列已进入样品研发阶段,预计年内通过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快闪店同步上市,有望成为传统文化赋能青年消费市场的新范例。(供稿单位:景德镇学院 田嘉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