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
郡县富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2025年9月17日,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了《2025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并公布了2025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名单。
《报告》依据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研究体系,秉承“公开、客观、可比”的研究原则,依托公开数据深入分析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现状。研究成果旨在为推进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供坐标资讯和发展动能。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和202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这是自2012年11月“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的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性的新表述,标志着县域经济工作的思路创新,也将推动县际竞争进入新阶段。
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是践行富强核心价值观在县域层面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是县域经济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研究体系与方法
《报告》基于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强县富民”和“一体发展”两个核心内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以“建设富强县域、推进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为研究主线,以“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为研究框架,以“富强县域建设指数指标体系”和“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分析坐标与四象限”为研究工具,通过“富强县域建设指数”衡量研究“强县富民”的整体发展高度,借助“富强县域建设秩差”和“富强县域建设水平”分析“一体发展”的协调性和水平。
富强县域建设指数,反映强县富民发展的整体高度,涵盖三个一级指数:强县建设指数、富民建设指数和建设动能指数;下设八个二级指数,包括县域经济总量指数、县域财政实力指数、居民收入水平指数、经济产出水平指数、财政支出水平指数、县域经济增长指数、财政收支统筹指数和居民增收跑赢指数等。
富强县域建设秩差,反映县域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之间的协调程度,通过序数差表征偏离对角线的距离。依据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分析坐标,富强县域建设秩差类型划分为经济民生协调类型和经济民生错位类型,其中经济民生协调类型包括经济民生高度协调型、经济先导基本协调型和民生先导基本协调型;经济民生错位类型包括经济先导轻度错位型、民生先导轻度错位型和经济民生严重错位型。
富强县域建设水平,用于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位置。依据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分析四象限,富强县域建设水平类型可划分为四种:第一象限高位经济发展高位民生建设型、第二象限低位经济发展高位民生建设型、第三象限低位经济发展低位民生建设型和第四象限高位经济发展低位民生建设型。
二、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基本状况
《报告》对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0亿元的样本县(样本共计284个),利用公开资料,依据“富强县域建设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了富强县域建设指数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样本县的富强县域建设指数平均值为77.44。其中,强县建设指数平均值为78.05,富民建设指数为76.55,建设动能指数为81.18。整体呈现“动能较强、富民待提速”的发展特征。
依据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分析坐标,在富强县域建设秩差类型中,经济民生协调类型与错位类型的比例约为3∶1(74.65% vs 25.35%)。具体而言,经济民生高度协调型、基本协调型、轻度错位型和严重错位型的占比分别为25.35%、49.30%、18.31%和7.04%;经济先导与民生先导类型的比例分别是48.59%和51.41%。
依据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分析四象限,在富强县域建设水平类型中,第一象限高位经济发展高位民生建设型占16.90%,第二象限低位经济发展高位民生建设型占13.73%,第三象限低位经济发展低位民生建设型占64.09%,第四象限高位经济发展低位民生建设型占5.28%。第三象限低位经济发展低位民生建设型占比(64.09%)较大,反映出强县富民仍面临较大挑战。
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检验表明,强县与富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东部ρ=0.776,中部ρ=0.741,西部ρ=0.858),整体协调性明显,但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先导型较多,西部地区亦以经济先导型为主,中部地区则相对均衡。
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在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中表现突出,呈现不同特点:江苏强县建设指数领先,浙江富民建设指数最高;江苏第一象限高位均衡型县域最多,浙江无一县域落入第三象限,山东则无第二象限类型。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分别探索出的高位均衡、民生优先轻度错位、经济主导民生跟进等三类发展范式,为全国省域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2025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
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是同时满足“富强兼备”和“一体发展”条件的富强县。即富强县域建设指数前100,且强县建设指数和富民建设指数也要前100,同时具备良好的协调性,排除严重错位类型。
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是建设富强县域和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为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标杆作用。
2025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共有64个,其中东部地区53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5个,分布于10个省区:浙江20个,江苏19个,山东8个,福建5个,湖南4个,内蒙古3个,安徽2个,河北、宁夏和陕西各1个。
从富强县域建设秩差类型看,经济民生高度协调型有18个(28.13%),基本协调型37个(57.81%),轻度错位型9个(14.06%)。从富强县域建设水平类型看,第一象限占56.25%,第二象限占25.00%,第三象限占17.19%,第四象限占1.56%。
2025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呈现以下特点:富强县域建设水平高,协调性好,东部地区主导,苏浙两省领跑,昆山市和江阴市两个超级富强县域建设县并列冠军,共同引领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江苏昆山市和江苏江阴市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的超级县域经济体,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5380.17亿元和5126.13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77146元和77271元,分别列全国第4和第3位;富强县域建设指数全国最高,断层式领先;富强县域建设秩差类型均为经济民生高度协调型,富强县域建设水平类型均为第一象限A+位经济发展A+位民生建设型,强县富民竞争互鉴,并列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冠军,将共同引领全国富强县域建设和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四、富强县域建设模式
《报告》总结出四种典型的富强县域建设模式:高位均衡型江阴模式、民富驱动型义乌模式、都市融合型长沙模式和资源拉动型神木模式。
高位均衡型江阴模式,经济实力与民生水平双高,政府统筹能力强,实现强县富民高位协调发展。
民富驱动型义乌模式,民营经济活跃,藏富于民,民生建设优先,强县富民路径属民生先导类型。
都市融合型长沙模式,融合中心城市,内生发展与外部带动相结合,实现强县富民协调发展。
资源拉动型神木模式,依托资源实现经济跨越,并通过公共财政有效提升民生,强县富民路径属经济先导类型。
全国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富强县不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县域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地图”,清晰呈现出以东部为主力、苏浙为标杆、中西部有亮点的格局,并揭示了“高度协调”、“经济先导”、“民生先导”等多条发展路径。未来的县域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强县”竞赛,而是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综合竞争。
五、政策建议
为推动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报告》提出如下建议:增强对“一体发展”的认识;构建“强县产业”与“富民产业”协同共进的产业体系;实施精准、可持续的民生改善战略,推动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民众;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建立基于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的多层次统筹推进机制。
《报告》作为探索性研究成果,将持续优化完善,详细内容请参阅中郡县域经济网站县域经济大数据平台(WWW.CHINA-COUNTY.ORG)和微信公众号(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
中郡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全国县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专业智库和社会组织,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中郡研究所开创并连续开展了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工作;首创并使用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县域经济百强县”、“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建设幸福县域”等专业术语已为社会所关注;建设了全国县域经济大数据开放平台,平台上连续二十四届的监测评价曲线图反映出2000年以来县市发展轨迹,为县域经济与县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参照坐标。
责任编辑:kj005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2025年9月17日,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了《2025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并公布了2025全国强县...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如何以全新的搜索和信息获取方式下赢得曝光,成为品牌与市场竞争的焦点AI搜索市场信息入口,GEO应势而来一直以来,SEO都是...
在户外运动装备领域不断追求创新的新锐品牌 Surpine 松野湃,于新雪季来临之际,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前瞻性的设计理念,重磅推出翼动系列—&mda...
在植物外泌体产业化探索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经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查,泓九生命科学研究院携手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迎来重大突破近日,在泓九研究院的技术赋能下,山西原生...
第二十三届俄罗斯国际实验室设备及化学试剂展览会Analitika 2025已于4月23-25日在莫斯科Crocus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届Analitika展...
如果爱心有温度,会有多暖?如果公益有速度,该有多快?如果善意有高度,应是几寻?对北京恒昌公益基金会(下称“恒昌公益”)来说,答案藏在6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