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超算中心迎来关键里程碑——二期鲲鹏算力设备成功点亮,此次扩容后总算力将正式突破100P。这一进展标志着武汉在超智一体算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数字经济布局中的核心枢纽地位,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武超自2022年投运首期50P算力以来,已形成显著服务效能:累计注册用户超100家,覆盖尖端科研与科创核心领域,成功孵化时空云平台、片内电磁场EDA仿真软件eWave、通用图计算系统“亿图”、多相流模拟的超大规模异构并行计算平台PFlows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与AI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武汉率先布局基于鲲鹏多样性算力体系结构的二期建设,秉持“先进计算武汉造”理念,核心设备由长江计算自主研发,26柜 AccelerPoD 510K液冷整机柜,不仅提供50P新增算力,其功率密度更达到传统风冷设备的4倍,实现“高效算力 + 绿色节能”双重突破;网络层面采用ROH协议,可支撑中心未来算力进一步扩展至200P,满足大规模、高可用组网需求。此外,二期建设同步配套高性能计算套件(含鲲鹏数学库、通信库并行加速库、统一并行编程框架KUPL等核心组件),并提供迁移适配、性能调优、专属技术支持等全链条专业服务,为用户开展科学计算、AI for Science、大模型推理等场景提供全方位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在已启动的联合验证中,基于鲲鹏体系的应用性能展现显著优势:自主颗粒两相流直接数值模拟工具Pflows,在384网格场景下,基于鲲鹏算力的运行性能达到主流GPU的1.5倍,充分验证了该体系在复杂科研计算场景的高性能。
中心二期算力计划于今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未来,中心将以“扎根光谷、面向华中、辐射全国”为定位,持续打造全国领先的多样化算力集群,建设全国首个统筹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高性能计算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同时,中心将深化产学研协同,构建“算力供给—应用孵化—产业集聚”的繁荣生态,助力武汉加快建设全国数智创新策源地,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武汉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早上挤地铁、白天盯屏幕、晚上拖着灌了铅的腿回出租屋 —— 打工人的一天,只有下班回到出租屋后的几小时,才真正属于自己作为大眼橙最新推出的...
早上挤地铁、白天盯屏幕、晚上拖着灌了铅的腿回出租屋 —— 打工人的一天,只有下班回到出租屋后的几小时,才真正属于自己作为大眼橙最新推出的...
早上挤地铁、白天盯屏幕、晚上拖着灌了铅的腿回出租屋 —— 打工人的一天,只有下班回到出租屋后的几小时,才真正属于自己作为大眼橙最新推出的...
2025年9月20日,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在大会的细胞外囊泡蛋白质组学会场,汇集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设计方案公示根据此前签订的合作协议,齐鲁制药集团将在张江科学城建设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