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央视罕见披露歼-35关键参数,“我国独有超材料技术”助其成为最强隐身舰载机

央视罕见披露歼-35关键参数,“我国独有超材料技术”助其成为最强隐身舰载机
2025-09-30 14:20:27 来源:今日热点网

9月22日,中国海军宣布,福建舰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起降训练。同时,央视军事频道放出了空警-600、歼-35、歼-15T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的视频画面,就此,歼-35成为蓝星上首个电磁弹射的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

一、央视罕见公开歼-35核心参数,歼-35已成为史上最强隐身舰载机

9月27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报道,歼-35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的舰载型号,“采用了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在2024年的中国航展上,歼-35A首次公开亮相时,官方就已宣布,歼-35系列是一机多型、海空“孪生”,它采用的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中推双发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

9月27日的央视报道中还罕见地公开了歼-35的关键参数:作为隐身战斗机,歼-35系列的低可探测性来自于它特殊的机体外形和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在电磁的世界里,这只钢铁巨鹰的反射截面积比人的手掌还要小。

央视报道称,歼-35系列的低可探测性来自于它特殊的机体外形和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

而普通人的手掌面积约0.015平方米,那么歼-35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肯定小于0.015平方米,达到或小于0.01平方米的水平。而同样作为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的美军F-35C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05~0.065平方米。相比之下,歼-35的隐身性能是美军F-35C5

作为全球第一款电磁弹射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尤其凭借碾压F-35的隐身能力,歼-35成为史上最强隐身舰载机。歼-35型舰载机需要挑起海军舰载机和岸基航空兵的大梁,而歼-35A型战斗机则需要承担起部分取代歼-10A、歼-11A/B型战斗机的重任,海陆孪生的构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制造难度和装备成本。作为“海空孪生”、一机多型的歼-35系列隐身战机,将迎来大量列装,成为未来数年的主流五代机。

二、赋予歼-35强大隐身性能的黑科技——超材料技术

决定战机隐身性能的核心因素有两个:气动外形设计和隐身材料技术。歼-35要在与F-35相似的设计理念下实现更大突破,依赖的正是超材料这一“黑科技”。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一种全新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由前苏联科学家维克托•韦谢拉戈于1964年提出,此后,欧美国家掀起了超材料技术研究的高潮。

超材料设计原理

《科学》杂志更是将超材料技术列入本世纪前十年的重要科学进展,美国国防部将其列为重点关注的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

在军事应用方面,超材料技术得到多个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军工企业、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并提升到战略发展层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美国F-22战机成功应用具有隐身功能的超材料天线罩,瑞典的维斯比级护卫舰上传感器被超材料天线罩封闭包围,美国LPD17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用超材料制成了全封闭式的隐身桅杆。

与传统隐身涂料依靠吸收雷达波并转化为热能的方式不同,超材料的核心原理是主动导引电磁波绕过目标,从而实现“无影”隐身,可实现更完美、更全方位的隐身效果。超材料结构件更耐用且性能稳定,从根本上提升了战机的作战可持续性。相比传统隐身涂料易老化、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比如B-2轰炸机每7年需耗资数千万美元重涂隐身涂层,超材料几乎免维护。

通过超材料技术制造的复杂功能结构件不仅有效解决了隐身战机的隐身问题,还能够将隐身、传感、航电、结构等融为一体,大幅提升装备性能,因此,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成为全球先进尖端装备发展的当前最优的解决方案和必然趋势。

三、为何是“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

既然美军B-2也应用超材料技术,为何歼-35可以凭借超材料的应用实现隐身性能的超越?实际上,央视报道中给出了答案,即助其实现隐身性能超越的是“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

实际上,鉴于超材料技术的重要意义,全球主要科技强国均在重点布局。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十分重视超材料技术的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在缺乏基础研究平台、产业链空白的情况下,中国先进功能材料企业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理论突破到产业化的跨越,掌握了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的全链条核心技术。目前,中国已经在超材料专利数量上取得了绝对领先地位,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根据全球主要的专利数据库(如Derwent Innovation、Incopat等)综合分析,截至2024年:

中国:已申请的与超材料相关的专利总数占全球总量的约70%,呈现出“一骑绝尘”的态势。这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专利上,更体现在应用型和产业化专利上,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隐身技术等国防领域。

美国:作为超材料理论的发源地和早期领导者,其专利数量位居第二,约占全球的15%~20%。美国专利更侧重于基础理论、新型结构设计以及通信、医疗等民用领域。

其他国家和地区

日本:约占5%左右,专注于通信器件、传感器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韩国:约占3%~5% ,研究重点与日本类似,集中在天线、显示技术等。

欧洲(英、法、德等):合计约占5%左右,在基础研究和部分高端制造领域保持优势。

从专利数量上看,全球超材料技术已形成 “中国主导,美日韩欧跟随” 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超材料已经迭代至第四代,其他国家仍处于第三代。中国的超材料4.0解决了包括“看得清和藏得深”、“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打架”等十大“既要又要”的变态需求。当外国同行还在纠结“隐身和强度选哪个”时,中国已经做出 “能通信的隐身装甲” 了。

在超材料技术领域,中国可以实现后发先至,歼-35更是凭借中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实现隐身性能的超越。

四、归国博士成破局者

而说到“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就不得不说到光启这家企业。在我国超材料技术实现超越领跑的征程中,光启创始人刘若鹏博士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年仅26岁的刘若鹏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关于超材料隐身衣的突破性论文,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并被美国顶尖的军工研究所录用,专门从事超材料在先进尖端装备上的应用研究。

然而,面对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待遇,刘若鹏博士怀揣着“科技报国”的信念,毅然选择回国创业。2010年,他在深圳创办了光启公司,立志将实验室里的超材料技术转化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

这正是中国超材料技术从理论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转折点。在他的带领下,光启团队成功开发出“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这是一项颠覆性的集成创新。它不再是简单的涂层或贴片,而是将隐身功能、航空电子(航电)系统、承力结构于一体的尖端产品。

在光启成立的十余年里,我国超材料产业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方面都发展迅速,成为了全球的领军者。而超材料技术先在进尖端装备上的应用也使得战机在设计中不必再为隐身性能而过分牺牲气动外形,也无需在后期附加沉重的隐身维护负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隐身战机设计的“性能、结构与功能”平衡难题。正是这一突破,让我国的先进尖端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直至在部分领域实现“反超” 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Metamaterials - Global Market Share and Ranking,Overall Sales and Demand Forecast 2024-2030》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为14.29亿美元。全球超材料核心厂商包括 Kuangchi(光启)、Evolv Technology、MetaShield LLC.等五大厂商占据全球整体份额的15%,而光启技术在2023年全球市占率已经达到了12.38%,全球排名第一。

这次,央视如此自信地公开歼-35的隐身指标,背后即是中国航空与国防科技整体实力跃升的体现。

五、五代机只是开始,未来已来

近期,一组“北六代”歼-50战机低空试飞的清晰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与此前试飞版本相比,此次原型机出现了一个关键性变化——机头部位空速管已经消失。

歼-50最新试飞照,空速管已消失

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动实则暗藏玄机。空速管的取消意味着歼-50可能已进入研发的中后期阶段,因为只有当战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足够成熟时,才能摆脱对传统空速管的依赖。如果按照2024年底是歼-50首飞的时间点计算,仅仅9个月后就实现取消空速管,这个研发效率堪称惊人。

从照片中清晰可见的战机翼尖精密的作动面结构,这些设计都暗示着歼-50在机动性能和隐身特性上可能有着突破性的提升。这些细节引发了对歼-50是否采用下一代超材料技术的猜想。

随着歼-50试飞照片的曝光,中国超材料技术站上了新的起点。歼-35的批量列装只是一个开始,展望未来战场,这项"我国独有的核心技术"正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图景:像无人机群、海洋舰艇、无人艇、导弹等装备都有可能应用到“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

从空中的隐身战机到海面的静默舰艇,从低空的智能无人机到高速飞行的导弹,超材料技术正像一根看不见的"科技金线",将这些关键装备串联成网,推动中国陆海空力量的体系化跃升。而这种基于底层科学的原始创新,不仅打破了西方在尖端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更标志着中国国防工业开始掌握定义未来战争形态的主动权——当装备的物理极限被不断突破,一支更具维度优势的现代化军队,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