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华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完成了一项关于在陆台湾青年获得感的深度调研。通过走访闽台两地11处文化场馆,结合517份有效问卷和19场深度访谈,从五个维度提出获得感提升路径,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
深入两岸文化场所开展实地调研
今年暑期,华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赴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厦门市台胞艺术研究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11处文化场馆,通过实地参观、影像记录和深度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在陆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现状。
图1台湾籍同学参观石雕艺术
图 2 团队成员参观厦门博物馆
图 3 团队成员走访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调研团队成员表示:"我们不仅关注数据,更重视真实的故事。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歌舞剧院等场所,我们与多位在陆台青深入交流,记录他们在就业、求学、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517份问卷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在理论准备阶段,团队系统梳理了惠台政策演进脉络与台青社会融入理论,构建了涵盖经济生活、公共服务、社会关系、政治领域和价值尊严五个维度的获得感评估模型。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滚雪球抽样方式,团队共回收517份有效问卷,并对19位在陆台青及涉台事务官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受访者涵盖就业创业者、在读学生与政府工作人员三类群体。
调研显示:在陆台湾青年总体获得感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社会关系和价值尊严方面评价较为积极。研究同时发现,经济生活维度的感知存在结构性差异,部分台青对政策了解不深但已实际受惠,政策普及工作仍需加强。
提出五维提升路径
基于调研发现,团队从五个维度系统提出了在陆台青获得感的提升策略:
经济生活维度,建议优化创业就业扶持体系,设立专项基金并完善梯度化资助机制。
公共服务维度,推动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的跨制度衔接与数字化整合。
社会关系维度,打造文化寻脉、社区共治与职业社群等融合平台。
政治领域维度,拓宽基层议事渠道并构建规范化参与机制。
价值尊严维度,强化榜样引领、权益保障与平等发展机会。
团队负责人指出:"这些对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覆盖台青发展全周期的支持网络,为实现从'制度同等待遇'到'实质获得感'的转变提供了可行方案。"
实践成果助推两岸心灵契合
本次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了《惠台新政背景下常住大陆台湾青年获得感提升路径实践报告》,团队成员还制作了宣传短视频,通过台青真实故事展现政策成效与发展机遇。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更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随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从"首来族"转变为"常住族",他们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与大陆同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kj005
2025年9月28日-10月5日期间,由福建省体育局、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福建省篮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漳州市体育局、古雷开发区管委会协办的第三届“欢乐...
导语:近日,华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完成了一项关于在陆台湾青年获得感的深度调研深入两岸文化场所开展实地调研今年暑期,华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赴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