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专访中科奇驭董军贤:让AI机器人在“沙戈荒海”打工挣钱

专访中科奇驭董军贤:让AI机器人在“沙戈荒海”打工挣钱
2025-10-19 09:56:05 来源:黑马

前 言

2022年初春,北京望京,董军贤已经和他的朋友们“脑暴”三个月了。

窗外是疫情下的寂静街道,屋内格外地热气腾腾。三块黑板前,围坐着一群互联网与科技圈的从业者。

大家的话题从2000年的PC互联网,聊到2010年的移动互联网,再到2020年的AI与机器人,每当科技的浪潮奔涌而来,时代总会焕然一新。

这群人几乎聊到了机器人的每一个落地场景。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除雪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细分类别都被逐一拆解。最后,大家的关注点停留在一个尚未被充分挖掘的领域——机器人与新能源的交叉地带。

董军贤后来回忆说,这场从开始到最后一次结束大概有100天的“望京百日谈”,最终催生出了一个创业idea。“不干不行,这个事儿太强烈了。”他形容当时的感受:“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不干就等于犯罪。”

后来,就有了成立中科奇驭公司,在“沙戈荒海”研发测试,推出AI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国内商业化落地,并走向海外的Business故事。

01

再一次创业

整整一年的时间,跑了20多个城市(东营、深圳、武威、鄂尔多斯等),董军贤一直在辗转出差,但他似乎比以往都要振奋和愉悦。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政策红利为他的企业中科奇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8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9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另一方面,光伏产业持续增量,这意味着AI光伏清洁机器人也将急速爆发。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1120GW。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年世界能源转型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5457GW,205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8200GW,届时全球范围内对光伏清洁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9100万台。

i黑马采访发现,董军贤的创业基因里,始终藏着对“趋势”的敏锐嗅觉。

2008年开始,董军贤在深圳经历了手机行业的黄金年代,8年的时间主导研发了50余款手机,他也曾任创维移动总经理。

当他发现手机行业开始残酷洗牌,全球100多个手机品牌锐减至十几个,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V形成寡头格局。2015年,他毅然从深圳来到北京,瞄准下一个方向:AI机器人。

彼时,人形机器人技术尚处萌芽阶段,市面上仅有日本软银的Pepper比较成熟,美国波士顿动力还停留在“炫技视频”的阶段,并没有实际产品落地。技术不成熟,商业化就是空谈。他开始转型,将AI机器人技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

这一次转型,让他找到了第一个“落地场景”。通过与软银机器人沟通合作,董军贤团队获得了Pepper机器人的代码开源授权,将其软硬件拆分为教学模块,与兰州大学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还帮高校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从教学知识点设计到实训平台搭建,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为AI与机器人工程专业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

疫情的到来,给这个商业赛道按下了暂停键。工程师无法进入学校部署实验室设备,依赖线下场景的“AI+教育”业务陷入停滞。

董军贤开始沉思,教育机器人的痛点在于“个性化需求强、难以量产”,而他骨子里的“产品主义”,更渴望做一款能规模化、解决刚性需求的产品。

疫情期间,董军贤经常召集团队复盘,也不断和圈内的好友探讨。上文提到的“望京百日谈”,就是这个时期发生的。

2022年12月,中科奇驭正式成立,主攻AI光伏清洁机器人。

02

产品“从0-1”

中科奇驭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了宁夏中卫的沙漠光伏电站。

2024年初,董军贤带着团队驻扎了3个月,白天顶着风沙测试机器人清洁效果,晚上在帐篷里复盘数据,偶尔还要提防沙漠里的狼——但正是这段“苦中作乐”的经历,验证了光伏机器人替代人工的可行性。

要在极端场景里测试,董军贤做光伏机器人,选择了“沙、戈、荒、海”四大典型场景——宁夏中卫(沙漠)、甘肃武威(戈壁)、内蒙古鄂尔多斯(荒地)、山东东营(海上),每个场景至少测试3个月。

这些在极端场景里打磨出的技术,进而被研发成产品——AI光伏清洁机器人。

后来,当其他同行还在解决“能不能扫干净”的问题,中科奇驭又开始致力于“怎么扫得更智能、更省心”。董军贤说,2025年中科奇驭自研了RoboticsGPT大模型,实现清洁路径动态优化与故障预测——比如机器人能根据灰尘厚度调整清洁力度,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规划作业时间,真正实现“无人化运维”。

根据介绍,中科奇驭的AI光伏清洁机器人也从单纯的“清洁工具”升级为光伏电站的“运维管家”,具备“四大核心能力”:

1)清洁提效:针对沙漠灰尘、海上鸟粪与海盐,机器人可自动清理,实测能提升光伏电站发电量5%-25%;

2)气象联动:与兰州大学联合研发云团分类与预测技术,手握多项发明专利,能精准预测晴雨、发电量,让电站提前调整运维计划;

3)智能巡检:通过IoT+AI算法,逐块检测光伏板是否存在“弱斑”,后台实时预警,及时更换故障组件;

4)碳管理: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生成实时碳资产报告,为电站提供碳交易数据,契合“双碳”政策需求。

截止到2025年,中科奇驭已申请100余项专利,其“AI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场景的应用”,也成为该领域被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唯一认证的案例。

03

商业化之路

中科奇驭的商业化路径,经历了一次关键的“思维转变”——从“卖机器人产品”到“帮客户省钱”。

最初,团队想直接销售清洁机器人,但很快发现业主的顾虑:你说能提效,有数据吗?机器人弄坏了电站怎么办?

为了打消顾虑,董军贤决定“免费试用”:给光伏电站免费装机器人,监测一年数据,用实际发电量增长证明价值。

这也让董军贤意识到:光伏电站业主更关心“投入产出比”,而非采购单一设备。于是,他借鉴了此前在“AI+教育”领域的学生学费分成模式,推出“EMS能源管理模式”——中科奇驭免费提供机器人与运维服务,业主按发电量提升部分的收益与公司分成,比例多为5:5或4:6。“相当于我们成了‘能源合伙人’,客户不花钱就能提效,我们也能获得长期收益。”

如今,中科奇驭已形成四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覆盖不同客户需求:

1)EMS分成:针对大型电站,零门槛合作,收益共享。

2)运维服务:按“一瓦每年2-5分钱”收费,全包电站运维。

3)设备销售:通过招投标,向电站出售机器人。

4)联名合作:与逆变器、光伏组件、智能电表厂商联名,共享渠道。

中科奇驭的商业化之路,也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纵览》报告,2024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00GW以上。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年世界能源转型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5457GW,205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8200GW,届时全球范围内对光伏清洁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9100万台。这是一个万亿级的运维市场。

中科奇驭的出海逻辑很清晰:“客户在哪,我们就在哪。”

他们优先选择光伏装机量超30GW 的国家或区域设立海外办,目前已在加拿大、西班牙落地,沙特公司正在筹建中。“比如加拿大,光伏装机量增长快,认证标准高,我们的机器人通过加拿大认证后,在全球其他市场销售都无障碍。”

从2022年底创办公司,到2030年之间的“8年计划”,董军贤用“路况”来比喻中科奇驭的发展节奏:2年探索试错,2023年和2024年是“走泥路”,验证产品;3年复制模式,2025年到2027年是“上国道”,验证模式;3年快速增长,2028年到2030年要“上高速”,成为全球AI光伏运维领域的头部企业。

谈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差异,董军贤指出,二者共同点是都可以赋能细分产业;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仅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传输,而“人工智能+”依托智算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反馈,二者不是同一量级,“人工智能+”掀起的产业浪潮会更为凶猛。

最近,Physical AI概念备受关注。i黑马关注到,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双方共同抢占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的关键赛道。而中科奇驭所做的,正是在一个细分领域让AI真实处理物理世界的问题。

董军贤也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是用技术解决产业的“刚需痛点”,让AI真正走入物理世界。中科奇驭正是通过AI机器人,做光伏电站最靠谱的“运维管家”,帮客户降本,帮行业提效,也为碳中和做一点实事。

要在极端场景里测试,董军贤做光伏机器人,选择了“沙、戈、荒、海”四大典型场景——宁夏中卫(沙漠)、甘肃武威(戈壁)、内蒙古鄂尔多斯(荒地)、山东东营(海上),每个场景至少测试3个月。

这些在极端场景里打磨出的技术,进而被研发成产品——AI光伏清洁机器人。

后来,当其他同行还在解决“能不能扫干净”的问题,中科奇驭又开始致力于“怎么扫得更智能、更省心”。董军贤说,2025年中科奇驭自研了RoboticsGPT大模型,实现清洁路径动态优化与故障预测——比如机器人能根据灰尘厚度调整清洁力度,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规划作业时间,真正实现“无人化运维”。

根据介绍,中科奇驭的AI光伏清洁机器人也从单纯的“清洁工具”升级为光伏电站的“运维管家”,具备“四大核心能力”:

1)清洁提效:针对沙漠灰尘、海上鸟粪与海盐,机器人可自动清理,实测能提升光伏电站发电量5%-25%;

2)气象联动:与兰州大学联合研发云团分类与预测技术,手握多项发明专利,能精准预测晴雨、发电量,让电站提前调整运维计划;

3)智能巡检:通过IoT+AI算法,逐块检测光伏板是否存在“弱斑”,后台实时预警,及时更换故障组件;

4)碳管理: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生成实时碳资产报告,为电站提供碳交易数据,契合“双碳”政策需求。

截止到2025年,中科奇驭已申请100余项专利,其“AI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场景的应用”,也成为该领域被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唯一认证的案例。

03

商业化之路

中科奇驭的商业化路径,经历了一次关键的“思维转变”——从“卖机器人产品”到“帮客户省钱”。

最初,团队想直接销售清洁机器人,但很快发现业主的顾虑:你说能提效,有数据吗?机器人弄坏了电站怎么办?

为了打消顾虑,董军贤决定“免费试用”:给光伏电站免费装机器人,监测一年数据,用实际发电量增长证明价值。

这也让董军贤意识到:光伏电站业主更关心“投入产出比”,而非采购单一设备。于是,他借鉴了此前在“AI+教育”领域的学生学费分成模式,推出“EMS能源管理模式”——中科奇驭免费提供机器人与运维服务,业主按发电量提升部分的收益与公司分成,比例多为5:5或4:6。“相当于我们成了‘能源合伙人’,客户不花钱就能提效,我们也能获得长期收益。”

如今,中科奇驭已形成四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覆盖不同客户需求:

1)EMS分成:针对大型电站,零门槛合作,收益共享。

2)运维服务:按“一瓦每年2-5分钱”收费,全包电站运维。

3)设备销售:通过招投标,向电站出售机器人。

4)联名合作:与逆变器、光伏组件、智能电表厂商联名,共享渠道。

中科奇驭的商业化之路,也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纵览》报告,2024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00GW以上。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年世界能源转型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5457GW,2050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8200GW,届时全球范围内对光伏清洁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9100万台。这是一个万亿级的运维市场。

中科奇驭的出海逻辑很清晰:“客户在哪,我们就在哪。”

他们优先选择光伏装机量超30GW 的国家或区域设立海外办,目前已在加拿大、西班牙落地,沙特公司正在筹建中。“比如加拿大,光伏装机量增长快,认证标准高,我们的机器人通过加拿大认证后,在全球其他市场销售都无障碍。”

从2022年底创办公司,到2030年之间的“8年计划”,董军贤用“路况”来比喻中科奇驭的发展节奏:2年探索试错,2023年和2024年是“走泥路”,验证产品;3年复制模式,2025年到2027年是“上国道”,验证模式;3年快速增长,2028年到2030年要“上高速”,成为全球AI光伏运维领域的头部企业。

谈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差异,董军贤指出,二者共同点是都可以赋能细分产业;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仅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传输,而“人工智能+”依托智算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反馈,二者不是同一量级,“人工智能+”掀起的产业浪潮会更为凶猛。

最近,Physical AI概念备受关注。i黑马关注到,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双方共同抢占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的关键赛道。而中科奇驭所做的,正是在一个细分领域让AI真实处理物理世界的问题。

董军贤也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是用技术解决产业的“刚需痛点”,让AI真正走入物理世界。中科奇驭正是通过AI机器人,做光伏电站最靠谱的“运维管家”,帮客户降本,帮行业提效,也为碳中和做一点实事。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